门槛,才是挣钱的秘笈


 形形色色的门槛,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天性才华以及潜能,不仅凭空制造了若干沟壑与深渊,阻止人们脱贫,还是造成失业的罪魁祸首,更是社会不安乃至动荡的根源。

 


 

文/于凡诺

春节长假,宴会前,几个年轻人正在争论,正是形形色色的门槛,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极大地限制了人们的天性才华以及潜能,不仅凭空制造了若干沟壑与深渊,阻止人们脱贫,还是造成失业的罪魁祸首,更是社会不安乃至动荡的根源。他们争得很热烈,面红耳赤,饭菜上来直至宴席散去仍没有结论。

事后,跟一位企业家朋友谈起此事,他笑着说,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比如门槛,实际上才是挣钱的秘籍。

他顺手举了几个例子。

第一种类型。

说说苹果手机吧。

比如,苹果iPhone 6s 64GB的物料成本,经过精细推算最多仅约为200多美元(约合人民币1300多元),而其当前欧美售价保持700美元左右,国内京东售价则保持在5688元人民币左右。成本低为何iPhone 6S敢卖这么贵?在近期举行的最新苹果财报电话会议上,苹果 CEO 库克解释iPhone卖那么贵,是为了保护创纪录的利润,他们需要收取最高的价格。

为什么库克他们敢于定出最贵价格?

因为苹果产品无论硬件,软件,都是自身特有且甩下世界同类产品一大截。

而保持这一点,核心关键在于,苹果一直坚持追寻设计完美之路。金钱投入上,一直扶持并注重独立自主研发,不惜时间竭尽全力率先开发应用了许多领先于业界的新兴技术,例如iPhone 6S的创新技术3D Touch,据悉研发时间就长达五年。比如iPhone 6s的苹果A9处理器,其硬件成绩已经逼近了新Macbook的英特尔处理器。还有,苹果iOS系统、“iPhone的软件应用商店”App Store已经打造了一个高速、良性发展应用生态圈。

iPhone以来,iPhone时代诠释了一种把产品修炼到日臻完美的当代科技工匠理念。当然,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是实际上相当于构筑了一道完美的门槛,也是最高意义上的门槛,财源自然滚滚而来。

另一种类型。

目前触手可及的广大服务业,一般而言,越是需要专业知识辅助的,门槛越高。不过,总体而言,无从参照,因人而异,低的时候,一点水电费用,白做也不会赔多少本。高的时候,令人嗔目结舌,还是打折照顾。

当然,对于许多人来说,接触的比较多的,比如租房。租房,现在逐渐稳定了一些。实际上,除了房屋硬件价格因素之外,中介费用与个人租到合适的房子难易程度成反比,个人租的越难,找中介的费用就会越高。我听一个朋友说,有一年需要一个特定的房子,找中介,其约定是先收取一个月房租定金且不退,事成之后,再收取酬劳,如此费用惊人。

对于初为父母,希望寻找高级保姆的人而言,也有体会。一个素质好称职的保姆月嫂,高的,我见一个朋友聘任的,为了下一代,聘了一个高级菲佣一个月四~五万,不在话下。

当然,相对水深处,这些还是小儿科。

比如,投资股权领域。首先,相关机构个人,利用客户不熟悉,怕麻烦的原因,收取服务费。越是急迫,收取的费用越高。其次,尤其对于相当多创业企业家而言,天使之后,企业成长较好,进入A轮B轮,或者IPO上市准备,可是企业者一般又不懂,且身上还着重兼有企业经营一摊子事忙不过来。出于对于投资机构、投资人的信任,就全权委托出去了。这个时候,巨大的利润就产生了……而这里面的巨大利润,据说还没有行业暴利可以超越。

还有一种类型。

中国这些年来,或许很多行业,似乎都走过了一个极其暴利的阶段。众所周知的许多暴利行业,能源、烟酒药品与医疗、眼镜制造、殡葬、教材出版、美容整形、高速公路、有线电视、房地产、网游手游,相信许多人感促良多颇深。

比如,笔者从从初中开始,就一直配各种眼镜,曾几何时,一段顺口溜广为流传:“20元的镜架,200元卖给你是讲人情,300元卖你是讲交情,400元卖你是讲行情”。镜片的成本更是连售价的10%都不到!那时候,出厂价二三十元的货,到了眼镜店的柜台上,挂上标签,就能卖到几千元。此时,一个行业的利润是以多少“倍”来计算的。

烟酒不说。笔者也曾亲眼目睹一个亲戚,从北上广大城市知名中药店抓回了几把贵的流油的中药,而经过本地郎中亲戚检测,也就是很简单的几味中药而已,成本相差却不止几十倍。

还有女士常见的化妆品,比如 SK-II着名的神仙水在中国零售价格为560元,而其制造成本仅为人民币 6.5元。资生堂650元/50克的眼霜连包装成本也只有10元不到。而欧伯莱那些 150元左右的低端眼霜成本仅在3元左右……

这个就是行业门槛,宰人不商量。

还有一种情况。

任何新兴行业,最初,总是刀耕火种,一片混战,以方便民众、快捷生活为号召,高举技术的旗帜,然后胜者为王,死者相籍。比如过去的一两年,打车出行的人,应该都比较熟悉打车软件领域的混战。

几年前,打车软件“滴滴”、“快的”一出现,即大势烧钱,同时在各种交际圈炫染广告,其以真枪实弹的实惠,一度确实赢得了众多打的出行族的讨论亲睐热捧,最终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出租公司司机“带车入伙”,几乎完全以一己之力,完成了中国几个主要城市出租界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

随即,战场升级,出行行业被划分成打车、拼车、专车、租车、班车、代驾等等各种细分战场,但是随着背靠金主的滴滴、快的以及Uber巨头之间继续烧钱火并,其或前或后成立的同行,打的啦、打车吧、爱拼车、云代驾、叫车宝以及51打的、CoCar、爱拼车等等相继倒下,继而消散。

当然国内很多企业一统天下之后,往往价格,服务,就是另一回事了。企业大了,轨道多了,看到钱了,关注的重点就飘忽不定,往往不在这里了,普通人无从选择的时候,就剩下被动接受了。现在打车慢慢就体会出来了。

然后,新一轮的战争又开始了……周而复始,循环反复。

最后,企业家朋友耸了耸肩,淡淡一笑。

不管行业暴利还是技术暴利,还是垄断性的暴利,最终总是会破。就像凡是一个新事物初起,规则未明,就有浑水摸鱼的可能,先进去的人,摸索了一阵,懂了一点之后,就会利用种种东西,制造种种门槛。谁最成功,谁就盈利最多膨胀最大。不过,许多行业随着市场不断完善,各方竞争者增多平衡,门槛会不断降低,行业暴利就会逐渐丧失,直至有一天跌落稳固成为低利润率的传统行业之一。而一个依据技术搭建推高的行业,技术门槛会逐渐非常具体细节,相应,资金门槛会水涨船高。这两者结合门槛越高,暴利越是可观。但是若非垄断政策性的,凡是暴利,都会因太惹人耳目从而容易被超越,也越有可能被新兴的潮流盯上并颠覆。

门槛,是需要实力的,有实力者才能形成门槛守住门槛,当然也可以越过门槛。

实际上,门槛的作用是最大限度保障收益。一个事情,最大的收益往往来源于门槛形成并且固化之后。

当然,要想挣钱,就要把优势发挥到极致,寻找有门槛的行业,没有门槛也要制造门槛。存有知识门槛、技术门槛才是未来的机会,最具有爆发的可能。而只有首先挣钱了,你才有可能改善自己,改变周围,然后世界。(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号:yufann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