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并用好OA软件


如何认识并用好OA软件

移动互联网下的OA行业现状

大约是2012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及“互联网+”便席卷了神州大地,对各行各业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OA行业也不例外。下图是OA行业门户-OA2016214日的实时行业统计数据分析,显示了当前OA行业的形态分布:


据猎OA网统计数据分析的OA行业形态分布图

图中,标准产品、平台化、定制化三部分为传统OA,移动OA及云OA为新型OA,可看出,到目前新型OA已经占据43%18%+25%)。其中,移动互联网及职能手机的兴起催生了移动OA,而“互联网+”运营模式更让云OA迅速崛起,且出现众多非传统OA行业的跨界公司投身于OA的云运营之中。

同时,相对于2012年以前的OA行业形态,传统OA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1、标准产品形态缩减,如今占比仅仅17%

2、高端产品形态增强,各个厂商也陆续向平台化及定制化转型。

2014年到2015年期间,云OA的迅速崛起曾经让大多数传统OA厂商产生强烈的危机感,甚至恐慌。笔者认为,冲击会有,但机会也有,云OA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OA。正如北京的地铁、公交越来越发达,但依然无法阻挡私家车的火爆一样。运营模式与“私有模式”所面临的市场不完全一样。

对于更多的传统OA厂商而言,进一步加强对“私有需求”的理解和研究,提升“私有化”OA的品质感,将会找到更大的发展空间。这或许正是传统OA厂商纷纷由标准化向平台化及定制化转型的根本原因。

什么叫用好OA软件?

现在,我们回到企业用户的角度来看看,什么叫用好OA软件。对用好OA软件的理解,厂商和你很可能是不一致的。我们看看下面这个表格就清楚了。

过程

OA厂商

企业用户

选型

以软件销售为目的

以软件应用效果为目的

实施

侧重技术

以软件上线为目的

侧重应用

以软件应用价值为目的

推广

一般在实施阶段涉及一部分

持续性推广

应用

大多无

深度应用

对于企业来说,上OA软件的最终目的一定是管理需要,希望通过OA软件的应用实现管理上的某些目的,那么这个过程就至少有四个阶段:选型-实施-推广-应用。很显然,厂商所承担的和擅长的是实施(选型期对你有引导,但不一定有真实的帮助),大多数情况下,实施就是厂商对你服务的结束(当然后期还有客服,但这个服务对你后期的推广和应用帮助不大)。这一点,你不能怪厂商,因为这确实不是他们的工作——推广和应用,尤其是管理上的深化应用已经明显的属于咨询的范畴,这是落地堂干的活,不是厂商。

到这里,我们就能够明确一点了:厂商所说的用好OA”成功应用OA软件指的更多的是实施成功,而不是真正的深化应用成功。这一点你可以悄悄问一个厂商里打工的朋友,销售时对客户说的应用成功客户数非常多,而同时他们又会为样板客户太少而犯愁。原因就在这里。应用成功客户数非常多指的是实施成功的客户非常多,对这个你不要怀疑,大体是真的,否则厂商的尾款就收不上来。样板客户太少恰恰才反映出真正用起来的客户太少。很显然,对你来讲,样板客户太少可能更有意义。或者说,你所承担的(或曾经承担的)责任恰恰是成为厂商的样板客户,因为这才是你们单位高层管理者对用好软件真正的理解。

为什么OA软件总是用不起来?

就执行力落地而言,OA软件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管理工具。现在,我们来分析为什么OA常常用不起来的问题。虽然各个企事业单位具体的情况不太一样,但是在大量的咨询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就这个问题而言,答案惊人的一致。

其一、可能真的是选型失误。

虽然国内的OA目前基础性功能都不错,尤其是实力靠前的厂商。不过,目前OA还没有标准,各个厂商的软件差异性还是不小,每个OA的特点和优势也不太一样。你没有用起来,不能说选择的OA就不好(毕竟第一梯队的厂商客户都不少,也不乏用的很好的客户),而更有可能的是不适合,或者你们关注的需求和选型的OA实质上有偏差。

这一点是很正常的,因为现在企业在选型OA时,几乎对OA都不太了解,选型过程中大多数都有迷茫感,更多的都被各个厂商引导着走。最终,决定选谁的关键很可能不是你们企业真实的需求,而是各个厂商销售人员引导的能力——谁的销售能力强就选择了谁。这种情况下,没有选择到真正适合自己的OA软件很正常。

其二,可能是没有真正得到高层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

现实中,很多企业和厂商都在提一把手工程,强调OA推行中高层管理者的关键性作用。这个观点本身也没有错,但是你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很难有哪个企事业单位的一把手会亲自和你一起进行OA推行,一把手能在会议上帮你摇旗呐喊,帮你给相关人布置任务就算相当不错了,而现实中的具体推行只能靠你自己。

事实上,许多一把手本身还是你需要引导的对象,如果他们不重视,不用OA,基本上你就只能失败。但一般情况下,你很难引导一把手,因为一把手并不会关心OA的功能和技术,而是管理价值,可惜大多数OA负责人在这方面并不擅长。

针对这一点,你也用不着过于担心,因为落地堂有一系列的管理讲座,就是专门应对一把手问题的。落地堂相关的课程包括:《沟通落地》、《制度落地》、《企业文化落地》等,这些课程都能针对性的让高层充分认识到OA对管理的价值,你可以选择性的参与。

其三,OA推行策略失误。

这一点很关键,很可能你也犯过类似的错误。这恐怕是大多数企事业单位OA推行失败的主要原因。

在许多企业,推行OA时会采用罚款的形式——谁不上OA就罚谁的款。这种模式大多是OA厂商提出的,因为这样一来对他们的实施验收有很大帮助(因为这一招在短期内,尤其是表面上很管用)。但是,这种招式不能长久,甚至会埋下隐患——你让员工们觉得是OA让他们被罚了,所以,内心里怎么可能喜欢”OA(实际上是不喜欢推行OA的人们,当然包括你)呢?一旦有机会,这种怨愤就会以某种形式在OA上表达出来。很可能就会让OA推行陷入绝境,尤其是大家的怨愤集中起来表现的时候。这是许多企事业单位OA实施很成功但最终却推行失败的重要原因(这里得强调一下,千万不要因为这个去怪罪厂商,否则你就是在难为他们,甚至是在无理取闹。你见过哪个买画笔的人画不出好画却去找生产笔的厂商麻烦的吗?厂商是为你提供优质软件的,不是教你推行软件的,这是两回事。如果你因此而得罪了厂商,反而在后期的客户服务中对你不利。切忌,切忌)。

针对这一点,落地堂的建议有两点:一、想办法让员工觉得OA给他们带来了好处;二、着眼长远,循序渐进。

比如,在落地堂咨询的案例中,有一家客户,在OA推行初期,一把手在OA上发了个通告,说看到通告的人可以在当天下班前去财务领取2000元奖励。虽然当天只有5个人去领钱了,但这件事第二天在全集团迅速传开。在这种情况下,OA上线率急速上升。

这些,你都可以参考。如果你遇到具体问题,我也很愿意和你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