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对旅游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


对于大多数企业和消费者来说,共享经济的初衷可能不是出于“绿色环保”的考虑。但是,对闲置资源的利用符合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共享经济实现了化“闲”为“宝”、物尽其用,客观上对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效果。总部位于荷兰的租车平台SnappCar就明确提出将“减少欧洲的汽车数量”作为自己的使命,旨在让全球民众上网买卖物品的线上拍卖及购物的共享平台eBay则宣称自己“本质上就是绿色环保企业”,Nuride则依托企业的赞助为那些践行绿色出行的人免费提供服务。有学者认为,共享经济是人们对大量生产、过度消费、能源危机、生态质量下降等现象进行反思的结果,隐含着对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生活与生活方式的探索。在环保短片《物品的故事》中,安妮•伦纳德(Annie Leonard)就强调:由于资源的日益匮乏,可替代选择越来越为更多人接受,共享消费是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可持续发展、减少浪费和降低环境破坏的选择方案。
对旅游业来说,当居民拿出闲置的房间和汽车提供给游客时,就意味着延长了物品的生命周期,从源头上减少新产品的消费量,减少了住宿设施的建设和汽车的购置,亦即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损耗,降低了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不影响经济收益和旅行体验质量的情况下,这种方式更容易被旅游地居民和消费者接受,因此是一种更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可持续旅游方式。此外,旅游共享消费还体现了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源头控制的理念,是践行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有益探索,有利于旅游地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来源:李庆雷,杨亚南.共享经济理念对旅游产业发展的影响[N].中国旅游报,2016-3-21(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