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瓜子二手车直卖网宣布成功融资2.045亿美元,估值超过10亿美元。又一家独角兽公司诞生了。与小米科技、滴滴、美团、58到家这些声名赫赫的同类相比,瓜子成为独角兽的时间更短。从宣布成立到估值超过10亿美元,瓜子只用了14个月。
2014年11月27日,瓜子二手车的前身赶集好车正式上线。2015年9月,赶集网宣布,“赶集好车”更名为“瓜子二手车直卖网”,11月25日宣布从赶集分拆。当时杨浩涌称将会把全部精力用于瓜子二手车。“全身心的投入到瓜子二手车,开始二次创业”,杨浩涌当时这样描述自己的时间分配。
杨浩涌称投身瓜子为“二次创业”,瓜子分拆时,原赶集1000多员工跟随杨浩涌“二次创业”。
与其他创业团队比,瓜子二手车的起点就不一样:有杨浩涌这样的领军人物,有庞大而成熟的团队。这些不是全部:瓜子独立之际,杨浩涌个人宣布投资瓜子二手车6000万美元。
瓜子二手车创始人、CEO杨浩涌过去十年来一直坚持做投资: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这既是对瓜子团队的自信,也是对二手电商这一赛道的肯定。
瓜子二手车是杨浩涌的第二次创业,此前他创立的赶集网以接近40亿美元的价格与58同城等值合并。这一次创业与赶集网有何不同?杨浩涌的回答是:瓜子二手车是“最快独角兽”。
从创立到估值超过10亿美元,瓜子用时14个月。O2O时代,诞生了很多杨浩涌所谓的最快独角兽,在过去数年,快速成为独角兽的互联网企业包括美团、滴滴、58到家和小米等。
滴滴打车上线18个月,估值10亿美元,饿了么上线5年,估值超10亿美元
58到家上线14个月,估值超10亿美金
美团上线17个月,估值超10亿。
最快独角兽,是过去数年中国以及全球互联网领域的一道壮丽景观,其中瓜子是这一两年中跑的最快的公司之一。
忽如一夜春风来,中国互联网行业最快独角兽有一个特殊的背景:互联网行业两极分化明显,垄断格局形成;同时行业由技术主导向资本主导过渡,钱比任何时候都多,也更重要。前者标志着产业大佬的时代已经到来,后者标志着资本大佬的时代已经来临。总之,这是大佬的时代。
2015年,发生了四大合并案,分别是滴滴与快的,58与赶集,携程与去哪儿,美团与大众点评。不计美丽说与蘑菇街的合并。这样的剧烈合并,在中国互联网行业,前所未有。所有的人都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怎么打,最后都是跟百度、阿里、腾讯、小米,以及京东等几个大佬打。
2013年以来,发生的另一件事情则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纷纷赴美上市,包括京东、阿里巴巴、58同城、猎豹移动、去哪儿网、聚美优品及500彩票网等,很多公司市值达30、40亿美金,而阿里巴巴则超过了2000亿美金。在短短这一年半的时间内,有总计市值将近3000多亿美金的公司在美股上市了。
3000多亿美金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大机构套现,手握大把现金;这些公司的管理团队成员手握大把现金;互联网大公司手握大把现金。在中国互联网历中上,从来没有一个时刻这么不差钱。这样大把的钱被投入到最熟悉的互联网行业,推动了一波疯狂的创业潮,也可能是历史上最疯狂的。
另外,国家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这一波创业潮背后的另一推动力。
疯狂就会产生泡沫,去年下半年以来,以O2O为代表的一批企业纷纷死亡,这让投资者认识到另外一个事实:钱多没有用。一个无比坚硬的事实就是:连王兴都必须接受与大众点评合并的结果,连程维都得接受滴滴与快的合并的结果。一切不以王兴、程维的意志为转移,这是腾讯与阿里的意志。背后站着腾讯、阿里的王兴和程维是幸运的,更多的创业者已经失败了。
这一背景下,什么样的公司才有投资价值:一流的大基金,一流的创业团队,背后靠大佬。
瓜子之所以能够快速成为独角兽,是因为瓜子完全符合上述特质:一流的基金有本轮投资者红杉,也有光信资本。另一方面,一流的大佬,除了有已经成功管理过万人团队的杨浩涌,还有直接股东58赶集,间接股东腾讯等;更重要的,则是一流的创业团队,瓜子团队由老赶集核心骨干组成,在赶集十年发展的历史中,他们已可谓身经百战。
速成独角兽,是瓜子故事的开篇,也是互联网行业未来的投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