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天堂之家”的杨海波注册了一个公司,很高兴,对于这件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他这么高兴?他说:“ 我把公墓陵园顾问写进营业执照,工商局批准了 。”就为这个高兴,他还说:我们希望借此可以慢慢改变人们的一些习惯和想法 ”,“不能再让媒体和客户说我们是串串,我们也是有身份的,我们为客户服务收取我们该得的利益。这是合理的。”
从事重庆市各大公墓墓位的买卖,这种事有十几年了,它的最早形式是某些公墓的专职营销代表私下从事其他工作的销售工作,其理由是不能让客户资源。作为企业对这种现象,最先表示容忍的应当是那一个叫做“天堂里的家”的公墓,慢慢的有些人就脱离了专职队伍,完全从事各公墓的客源组织工作。这类人就被当时的国营公墓的望新领导和媒体称之为“穿穿”或(川川)。墓川川在行业内的地位是十分尴尬的,直到重庆市主要公墓的营销组织全部解散以后,专职的和兼职的都变成川川的时候,才共同成为了重庆市小公墓和农村公益性公墓对外经营的主力销售队伍。
做公墓类似中介的工作是一个十分尴尬的工作,其中艰辛不可胜数,当然其中的破坏性也相对存在。这把双刃剑的利弊在市场中一直较量着。没有一个公墓单位真正想过这个问题,真正尊重过营销代表在市场营销服务过程中的独立人格,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今天,他们自己“向规范化和合法化迈进了一大步。”“ 我们要团结一直,团结以后才有实力和话语权。”对这种状态,我感到非常高兴。
作为重庆市公墓行业市场营销人组织的最早的组织者,我乐于为这种组织的存在,并愿意为这种组织的存在发展贡献我的一点力量,因为它符合我对这个行业发展的状态的理想建构。
当然,我知道仅仅是一个工商注册并说明不了什么,后面还有很多的事,类似的公司早就有人注册过,但没有成功。为什么没成功?就是想得太简单,做的太粗糙,加上自身本来的功力不够,等等等等。
愿今天注册这家公司好运。我为这种好运的实现的可能性而呐喊,而欢呼。
2016年3月29日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