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彻底”本身就是一种“彻底”


       现在某些艺术院校最喜欢招收的是那些既缺乏艺术天赋,又执着地想成为艺术家的学生,因为这些人在所谓艺术道路上的苦苦追求让艺术学院有了各种综合的存在性保障。

我去某高等艺术学院看过几次画展,感觉到了那里的艺术充分体现了艺术为政治服务、与世俗生活相结合的特征。这集中展示了那些一直努力想成为艺术家的人的辛苦的劳作。

他们的作品歌颂存在,忽略消亡,美化活着,回绝死亡。

他们告诉我,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所以,不必关注死。

他们还告诉我,彻底的唯心主义也是无所畏惧的,灵魂去了天国,皮囊任做什么,所以,也不必关注身体的去处。

他们这种彻底的豁达精神震撼了我,于是我联想到了墓地。

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都是不需要墓地,灰怎么都可以处理,做肥料是最好的,没有污染,比海葬强,比节地葬更节地。可为什么这么多的唯物、唯心主义者并没有选择这种方式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这些唯物、唯心主义者并非彻底的唯物或唯心,问题就出在“彻底”两个字上了。墓地业的兴旺就是为那些信任何主义都非彻底的朋友们准备和使用了。

为什么不能彻底?这里的问题就很复杂了。有民族性的原因,有社会现实生活需要的原因,有信仰的有无的原因。

也许“非彻底”本身就是一种“彻底”,一种“彻底”的“非彻底”,就像无信仰本来就是一种信仰一样。

于是,现在的墓地就是这种“非彻底”性的物化产品,它本身就是对信仰的怀疑,是一种充满了人内心对生命的本质认知的心理冲突的焦虑之外化物。

 

201642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