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采用不同的混凝剂调理污泥采用不同的混凝剂调理


  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是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的、包围在微生物细胞壁外的聚合化合物,主要包括多糖、蛋白质、核酸和脂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是微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在其代谢过程中分泌的、包围在微生物细胞壁外的聚合化合物,主要包括多糖、蛋白质、核酸和脂类等.胞外聚合物的组成和浓度直接影响着污泥的表面特性(污泥混合液疏水性、Zeta电位等) 、生物絮凝沉降性和脱水性等。对污泥采用不同的混凝剂调理后,上清液中蛋白质、多糖和 DNA 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图a可见,污泥经PACHPAC FeCl3调理后上清液中蛋白质含量随混凝剂投加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后达到稳定状态,与三维荧光光谱扫描所得数据一致。对比3种无机混凝剂调理后EPS中蛋白质含量可知,HPAC调理后蛋白质浓度最低,其次为PAC,而 FeCl3 调理后蛋白质浓度最高。当HPACPAC FeCl 3的投加量为干污泥量的5%10%时,蛋白质浓度已趋于稳定,分别为0.1820.141μg·mL10.2010. 208 μg·mL10.2930.313μg·mL1 。混凝剂调理后对上清液中多糖含量的影响趋势与蛋白质正好相反,当污泥中加入混凝剂后,多糖含量成对数增加,而后随着混凝剂的不断增加,多糖含量基本稳定。当 HPACPAC FeCl3的投加量为干污泥量的 5%10% 时,多糖含量已趋于稳定,分别为 38. 05155. 169 μg·mL141.44155.169 μg·mL1 61.7868.72μ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