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五个重点子领域,在全球发展不平衡,分布不均。目前,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韩国、新加坡等国正齐头赶上,除中国、巴西、印度等少数国家之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装备制造业都比较落后。
美国:航空产业、卫星及应用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和智能装备制造业长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基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各州以及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拥有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公司、航天航空设备商洛克希德公司、卫星制造商劳拉公司,导航设备商摩托罗拉公司、轨道交通设备商GE公司等众多世界著名高端装备制造企业。
俄罗斯: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航空和卫星及应用上很突出,航空及卫星基地基本分布在俄罗斯的西南部。拥有多家知名飞机制造商如米格、苏霍伊等。在卫星发射方面,俄罗斯控股的国际发射服务公司(ILS)在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俄罗斯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被俄罗斯90%以上的民用领域使用。
日本:智能制造装备如精密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仪表等众多领域都保持着国际领先地位。日本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能力较强,著名的轨道交通装备企业川崎重工在综合性重型工程装备制造方面处于领先水平。
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把握海洋工程产业链全球转移的机遇,继承了海洋钻井平台、钻井船、浮式生产储油船等成套大型设备的生产制造,具备海洋工程总承包的能力,占据着大部分市场份额,如韩国的大宇造船、三星重工、现代重工STX造船,新加坡的吉宝和胜科。
发达国家积极布局高端装备制造业,抢占战略高点
近年来,老牌工业强国纷纷加码高端制造业,虽然途径各有不一但目的却大有共性。而在各国的再工业化道路上,其思路也体现出了一定的产业发展趋势。
A. 巩固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地位。
B. 研究开发功能上升到企业核心地位。
C. 高新技术深刻、广泛地影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D. 不断提升系统设计、成套制造的能力,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E. 产业集群成为培育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基础性环节。
美国:致力于实现四个方面的战略目标。第一,大力推动创新成果的产业化;第二,提高能够主导未来产业竞争的人才潜力;第三,通过智能创新和智能制造提高制造业生产率;第四,建设以分布能源系统、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为代表的全新的工业基础设施体系。
日本:积极规模编制技术战略图。首先,政府加大了企业开发3D打印等尖端技术的财政投入;其次,快速更新制造技术,提高产品制造竞争力;再次,通过机器人、无人搬运机、无人工厂、“细胞生产方式”等突破成本瓶颈。
德国:提出“工业4.0”概念,成为引领世界制造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理论。其核心概念是:让制造领域内的资源、信息、物品和人之间相互关联形成“虚拟网络——实体物理相互映射的系统”;其根本目标是通过构建智能生产网络,推动德国工业生产制造进一步由自动化向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升级,从而维持和巩固其在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
其他:一些国家也做出了相关战略性举措,致力于推动新型制造业的发展,如英国和法国分别制定了《英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主要策略和行动计划》和《新工业法国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