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需系统玩法


 装备制造业向智能化发展是制造业进化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制造业,尤其是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着重要变革,企业生产向全球化采购、生产转变,制造工厂对质量、成本、效率以及安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高新技术深刻、广泛地影响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智能化是制造自动化的必然选择。
 
智能制造是研究制造活动中的信息感知与分析、知识表达与学习、智能决策与执行的一门综合交叉技术,是实现知识属性和功能的必然手段。智能制造是人类的智慧向制造装备转移的过程。
 
智能制造首先是产品与装备中融入信息技术
 
从战略层面看,国家凝聚行业共识,把智能制造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
 
智能制造是两化深度融合、德国工业4.0、美国产业互联网概念背后的最大公约数。智能制造,即产品的智能化、装备的智能化、生产的智能化、管理的智能化和服务的智能化。
 
第一、整合产业资源,把增强智能装备和产品自主发展能力作为智能制造的突破口。
 
第二、突出行业、区域试点示范,把推广普及智能工厂作为智能制造的切入点。
 
第三、创新体制机制,把培育新业态、新机制、新模式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任务
 
把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对制造模式的变革作用,鼓励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并积极推进制造企业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引导在线监控诊断、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等新业务发展。
 
第四、坚持标准先行:把制订智能制造标准化作为智能制造的优先领域。
 
第五、夯实产业基础:把构建自主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和工业基础能力作为建设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完善面向智能制造的网络基础设施,增强电子信息技术支撑服务能力,强化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
 
第六、强化保障能力:人才、信息安全和制造业创新体系。
 
第七 、“融合”将造就制造业向新的业态形式转变,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单打独斗式发展智能制造注定不能成功,中国制造业的智能化发展必须系统推进方能拥有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