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行(9):三轮车司机老王


 黄山行(9):三轮车司机老王

2017-11-3

从景区出来,又看到一位像罗老师一样好为人师的,那是一位保安,我后来才知道,他叫老姜。一位女游客问了老姜一个什么问题,老姜就热情洋溢地介绍起徽州文化啦,徽派建筑啦什么的。我听他大声嚷嚷着“我用三句话就可以概括徽派建筑的特点”,感觉这是一热情而可爱的家伙。

时间还早,我准备去一趟灵山,就向老姜打听情况。老姜说去灵山没有公交车,可以包小车,也可以包电动三轮车。“要不,就坐三轮车吧,便宜,安全没问题。有问题你就找我,老姜在这里说话还是算数的。”说着,老姜打了个电话。对方就是呈坎的村民,此时正在景区带游客。老姜跟我说:“司机是老王,我的朋友。他一会儿就到。价钱你们自己谈。”

我跟老姜和他的同事闲聊了十来分钟。老姜的一个年轻同事就来自灵山,每天骑车来呈坎上班。他说骑车从呈坎到灵山大约有五公里,走路的话只有三公里。说着说着司机老王来了。老姜用命令的口吻跟老王说,这是我朋友,要去灵山,你送一下,再接回来。我说我下午要去歙县,可不可以不回来,就直接去可以坐车到歙县的什么路口。老姜的年轻同事说,那就送到棠樾,那里有到歙县的车。老王似乎没什么主张,一直在点着头,称着是。我问他要多少钱,他说这样一去一来,一个上午就不能带客了,给个七十。我也不知道多少钱合适,只是习惯性地还了个价——“六十可不可以?”这时老姜插话:“就四五公里路,六十可以了。你要将我朋友带到灵山玩两个小时,再送到棠樾。”老姜说话还是命令的口吻。

老王一直就那样讪笑着,点着头,称着是。看他的样子,不是一个灵光的人。尽管早上有些凉,但他也不至于那样穿着啊。他似乎是将家里所有的过冬衣服都穿上了,外面是一件薄羽绒服,里面还有一件皮坎肩,再里面是件红色的外套(上面还印着黄色的广告),再里面还有毛衣。他外面衣服的扣子没系上,所以穿了多少衣服看得清清楚楚。看他头发蓬乱的样子,显示他的生活很忙乱,很不讲究。又看他鼻头红红的,睡眼惺忪的样子,我怀疑他可能是个酒瘾子。再看他的双手,让我对安全有了些担心。他双手手背都擦破了皮,显然是开车摔倒造成的。谢天谢地,但愿这家伙今天早上出门前没有喝酒。我在心里这样默念。

离开呈坎村口走上前往灵山的乡村公路。路况非常好,新铺的柏油,平整而光滑,黄色和白色的划线清清楚楚的。路上没有遇到一辆车,只偶尔碰到几位跑步的女子。灵山是围绕呈坎村的几座小山之一,山虽不高,路却是盘山的。灵山村就在山的那一头。王师傅特意将车开得很慢,不时给我讲讲周围的风景,以及地里的庄稼。到了山顶,王师傅还下车检查了一下刹车。看起来,王师傅对自己的工作还比较慎重。稍微了解一下,王师傅知道了我不是老姜的什么朋友,于是慢慢就有了抱怨。

“说什么只有五公里。你看看,八公里都不止。”

“老姜不该这样诓我,说是他的朋友。他说你是他的朋友,我当然要给他面子。他本来就是城管,就是管我们这些开三轮车的。他让我们开我们就可以开,他不让我们开我们就开不成。所以他说要我帮忙,我能不帮忙吗?”

“我说收七十块,也是看老姜的面子。一般情况下,要收一百的。可是当着老姜的面,我要是说收一百,就是不给他面子。我现在只收你六十,老姜的面子倒是给足了,可是我却损失了。今天上午什么事儿也干不了了。”

我知道老王说这些的意思是什么,只是希望我多给钱而已。听他的抱怨,再考虑实际的里程和时间,我们原先谈的价钱对老王确实不公平,老姜确实是帮了我而伤害了老王。我打算最后还是要给老王一百,只是现在还不能跟他说,如果他得寸进尺就不好办了。这样的抱怨老王至少说了有十次。尤其是在我们下午即将完成灵山的游程之前。

到了灵山,用时快一个小时。老王将车直接停到村头的村公所,然后拿着插线板就到办公室找插头充电。他都不跟人打招呼,直来直去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后来老王跟我说,村支书是他的朋友,他经常来找他玩。又说,幸好今天村支书出门了,要是他在村公所,就麻烦大了。他肯定会请我们喝酒,一喝酒,就开不成车了。老王说这话的时候,有些洋洋自得。

我原先打算一个人进村子参观的,老王却要陪同我去。不过,老王是个很好的导游,一点也不招人烦。他只是偶尔向我介绍一下主要的建筑,街道,没有太多的话。他好像人缘很好,村里很多人都认识,一路走一路跟人打招呼。有时候他跟卖土特产的老乡聊天时,会建议我买点什么东西带回去。我不回应,他也不多话。

我看他买了碗米酒当街吃起来,就问他,中午回不回家吃午饭?他说不回了,就在外边自己解决。

我说,你在外面挣钱,你老婆不管你吃饭吗?

我无心一问,却勾起了老王的伤心事。

“没老婆了。老婆早就跟人跑了。这年头,女人都信不过,谁有钱就跟着谁跑。老婆跑了有二十多年了,我也打光棍二十多年了。”

“你别看我现在是这幅窝囊样子,我年轻时候是做生意的,也曾经有钱过。八十年代的时候,义乌小商品市场只有180个摊位,其中的60号就是我的。那时候赚钱多容易啊,那时候的钱多值钱啊。那时候我就带着老婆在那里边做生意。后来小商品市场清理外地商户,我就失去了自己的商铺,只能打道回府,接着回家做生意。一开始还好做,做着做着就做不下去了。生意越来越差,后来老婆也跟人跑了。”

“你问我有没有孩子?有啊。只有一个女儿,是美国大学的博士,现在回国了,在深圳工作,做律师。我女婿是山东人。他们今年国庆才结的婚。我女儿完全是我一手抚养培育出来的。我虽然挣钱不多,对女儿的教育却一直很重视。我也有我的方法。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孩子努力,聪明。我女儿跟我很亲,她几乎不理她的母亲。”

我说老王你也快六十的人了,该享享清福了,没有必要每天这么辛苦。老王说:

“是啊。我是可以享清福了。我女儿也跟我说要我不苦了。可是我没有办法,我还要养我老父。我老父一直跟着我,我还要挣钱,给他养老送终。当初老婆跟人跑了,我没有再找,一是怕对我女儿不好,二是怕对我老父不孝。没办法,我自己过得好不好关系不大,我一定要让我老父活好。”

在灵山村的石板路上,我一边拍照一边听老王讲他的这些故事。老王的口气一直很平和,我听着听着却伤感起来。

离开灵山村,往棠樾方向而去,这一段大多数是下坡。老王特意将车开得很慢很慢,他说担心开快了刹不住车。一边慢慢走着,老王还给我介绍周围的风景,包括唐朝的古道,宋朝的水塘,明朝的梯田,清朝的牌坊。说着说着,又说到老姜诓他,说他今天接我这个生意亏大了。到了棠樾下车,我掏出一百块给他。老王迟疑了一下,然后接过,说了声谢谢。其实应该表达感谢的是我。

因为看不到有公交车,我准备用滴滴。老王说再等一会儿就会来车了。坐公交车只要两块,打滴滴的话得二三十块,还说该省就得省。又说,你要是觉得等车无聊,我带你去前面喝茶,边喝边等。我谢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