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特征可以用三个词来概括:
第一个词:消费升级
消费升级有很多解读,但最主要的是消费的人群更加年轻化,而这个人群是跟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所以他们的购买习惯很可能打破了时间和空间。京东最近推出来一个新词叫无界零售,就是没有边际的零售。消费升级,就是无界零售。
谈到消费升级,如果还停留在开网店或线下开门店的概念就已经过时了。消费升级需要打破时间和空间,只要是能够跟客户接触的部分都可以做零售,都可以产生这个消费。
第二个词:互联网来袭
互联网在重构一切,生意还是这个生意,但是因为互联网,我们做生意的方式改变了。互联网可以让做生意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带来更好的客户体验。
现在我们经常提到格局这个词,其实做生意的人往往很难说有格局,因为有利益就想攥在自己手里。这个格局就是分利益,如果人能把利益分给别人,那就是有格局。所以新零售也要有这个思维,我们要把钱分给利益相关者,大家一起来做生意。所以互联网的重构,不仅是技术的升级,同时也是生产关系的重构。
第三个词:马太效应
互联网带来的最大的改变是规模效益,是强者更强。 新零售研究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降低获客成本,以及增加客户黏性,让客户买的更多。新零售需要跨界,以及构造混合业态,要去真正满足客户的一站式的采购的需求。
消费升级、互联网重构,以及强者更强的马太效应,是这个时代最主要的三大特征。
做新零售,需要首先做到两点:
一、品牌化
品牌化是生意是否会做大的一个关键点。比如你开一个餐厅可能会很赚钱,但开到第100个餐厅、1000个餐厅时,如果也想赚钱,那就离不开品牌化了。
品牌化就是要让顾客知道你,即使他现在还没有成为你的客户,但是当你的店覆盖到他所在的地方时,你就有新顾客了。所以说,很多零售在一个区域可以做得很好,但是到了其他区域就不行了,就是因为缺乏品牌化。
二、系统化
建立一个体系,就需要一套系统,有了系统你才能整店输出。缺少系统,就只能单纯的依靠人,很难去复制。
所以互联网还是有一定的规律的,新零售需要把握住互联网的规律。我们去看马云提出的五新,其实这些东西需要跟各行各业去结合,新零售想要做成功,就必须把零售的基因与互联网的基因做一个嫁接,而且零售本身要发生基因突变,就是如果没有基因突变就很难把新零售做起来。零售加上互联网,进化成新零售,那么一定是零售里面的人,发生基因突变。互联网也不能简单加进去,要发生把好的基因抽出来,然后这两种基因分别形成两个单螺旋,缠绕在一起形成双螺旋,构成未来新零售的基因。产业互联网可能需要一个双螺旋的结构,它需要两种基因的结合。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未来的企业发生了基因突变会变成什么样子?它们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的能力?其实最主要的就是以下五大能力:
第一个能力是用户获取了经营的能力,即你能获得用户,并且能经营用户这种能力,简称用户力。获得用户大家都会,但是传统零售弱就弱在等客来。一个店的店员的主要工作是等客人来了以后,把客人照顾好,等这些客人买了东西以后,离开你的店以后就跟你的店没有关系了。
第二个能力是数据力,即如何从数据里面看到趋势,去改善经营,包括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如何从数据里面优化品类;如何从数据里面去挖掘客户的潜在需求。
你需要一定的数据规模。现在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如果你只有一个店,可能很难从数据里获取巨大价值,但当有很多店的时候,像7-11与名创优品,就可以从数据里面获得巨大的价值。
如今的企业,除了三张财务报表之外,还要增加第四张报表。第四张报表就是你有多少客户,每个客户每年给你多少贡献;你有多少数据,数据的变现能力如何。
第三个能力是创客力。未来的企业不是越做越大,是要越做越好,因为在未来创客化的组织里,阿米巴的形态可以更有效的实现协同。
第四个能力是共享力。共享是基础创新、创业的"双创"为什么会留下一地鸡毛,是缺乏共享平台造成的。所以,磁云想打造一个共享平台,提出了"五级共享"模式,即人才共享、技术共享、数据共享、金融共享和模式共享。
未来的企业是不需要管理的,它会自己管理自己。所以要建立这个共享力,大家要共享一些东西,创客才能发挥出作用。
第五个能力就是创新力。当我们把创客力和共享力结合起来其实就是创新力,就可以不断创新了。
事实上中国很多行业都是小分散弱,小而分散又弱的行业它完全可以通过互联网把它重新组织,而且这里面可以通过金融为企业赋能,因小企业最难的就是融资问题,融资贵、融资难。但实际上,一个产业从源头、从最初的原材料到消费者端的产品,中间流通的所有环节包括加工制造,我们如果用区块链的技术、用金融为它赋能的话,大家就不需要把资金压在里面,也就解决行业里面的三角债问题了。
每个成功的企业都有他自己独属的商业模式,只不过我们有时看不清楚里面的奥妙,就像现在好多饭店盲目模仿、例如厨房透明化、不满意可以退换、开业送礼品等等!万变不离其宗的还是自己的产品好不好,再好再牛的商业模式没有一个好的产品支撑也是徒劳无功的,产品单一不可怕,要把一款做到产品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