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水


  利用生化技术处理含油污水,是大庆油田处理外排水的首次尝试,大庆油田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站经过两年的运行,摸索出细菌的生长情况是影响处理后水质的关键因素,而污泥和油含量是影响细菌生长的关键因素,只有控制好系统中的污泥和油含量,才能保证细菌的正常工作,从而使处理后的水质合格。

  为了保证油田产水的循环利用,大庆油田利用污水处理站处理采出污水,利用沉降、过滤等方式进行处理,达标后回注地下。常规的污水处理方式只考虑了回注污水的含油、固体悬浮物和硫酸盐还原菌的含量,未考虑在紧急情况下外排时的水质指标,如CODBOD 等。为解决这一问题,公司从2005 年开始考虑利用生物处理污水的方式处理含油污水,以降低处理后污水中CODBOD的含量。含油污水生化处理站(以下简称生化站)于2006 3 月开工建设,20078月试运行,2007 11 月正式投产运行,该站主要处理一厂南I-I 污水站、中一污水站和二厂南II-I污水站的污水,来水经过一次沉降、气浮、厌氧、接触氧化、混凝及二次沉降等几道处理工序后,将处理后的污水返输或外排。

  生化站的核心工艺是生化处理,通过在厌氧池和接触氧化池投加高效菌种,在不同的氧含量环境下,菌种经过自然生长,成为适应不同环境的微生物。厌氧池内的细菌适合在氧含量低的环境下生存,对污水中的聚合物断链,使其成为短链的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接触氧化池内的细菌适合在氧含量较高的环境下生存,在好氧生物的作用下去除大部分的有机污染物。

  生化处理实验得到的结论(1)污泥和含油是影响细菌生长的关键因素,细菌生长情况直接影响到处理后的水质情况,二沉池底部污泥厚度应控制在二沉池有效水深的810%之间,厌氧池内污泥厚度应控制在厌氧池高度的1015%之间,来水含油最好小于20mg/L。(2)污泥厚度过高时,应加强对厌氧池和二沉池的排泥,以降低污泥对处理后COD的影响;污泥厚度过低时,应减少或停止对厌氧池和二沉池的排泥,以保证细菌的正常生长。(3)要求菌种供应商提供适合含油量和聚合物含量较高环境的高效菌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