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企业界百般强调营销和营销方法,但对太多的企业来说,营销仍然是一套说辞而非现实。”消费主义“证明了这一点,因为消费主义对企业的要求就是营销。它要求从客户的需求、现实和价值着手。它要求企业把自己的目标定义为满足客户需求。它要求企业将对客户所作的贡献作为奖励基础。经过了整整20年的营销宣传,消费主义却成了一场有力的民众运动,足以证明实践营销的企业并不多。
但消费主义也是营销的机会。它强迫企业不光在宣言里,也在行动中以市场为重心。
最重要的是,消费主义应该驱散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困惑:为什么真正的营销这么少。管理者谈到营销的时候,大多指的是所有销售职能的有组织绩效。这仍然是销售,这仍然是以“我们的产品”为出发点。它仍然在寻找”我们的市场“。真正的营销从消费者的人口统计数据着手,从消费者的现实、需求和价值着手。它不问”我们想卖什么“,它问”这些就是顾客寻找的满意度、价值和需求。“
事实上,销售和营销是对立的,它们不是同义词,甚至并不互为补充。
有人会说,卖的东西总是有需求的。但营销的目的是淘汰销售。营销的目的是深刻地明白和理解客户,让产品或服务适合他们,实现自己销售。
理想情况下,营销应当带来愿意购买的客户。这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产品或服务,也就是准备好物流而非销售,准备好统计分配而非促销。我们现在距离这个理想还很远,但消费主义清晰地表明:企业管理正确的座右铭应该越来越多地改为“从销售到营销“。
从销售向营销的转变,从七八十年代就开始了,随着顾客的教育水平提高,他们越来越期望购买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产品,而不是接受供应商的产品。从那时候开始,有一系列的以市场导向的变革,出现了信用卡——帮助顾客更方便购物;客户服务部门——解决顾客投诉和要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全面管理大客户的关系,等等。在销售技能领域,也出现了各种挖掘客户需求的培训和咨询方式。记得当时普华永道的咨询部门就开发了“客户价值创造”咨询模式。
然而,所有这些变革都是在传统企业运营的思维范围内,而这些企业并没有打破围绕着自己的产品进行销售的模式,“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只是它们从竞争中胜出的手段,而不是本质上的改变。这也是我所经历的,虽然进行全面的“顾问式销售”的培训,然而管理层只关注业绩,使得成效全无。
然而,在互联网企业中,我们发现真正的“以市场为中心”是对他们的试金石。互联网创业一开始都是靠抓住已经存在的顾客潜在需求,用创新的思路解决人们以为无法解决的问题。当创业者所做的并非是市场真实需求时,就很快会消失。也有一些本来是抓住了需求,已经成功的企业,比如凡客,已经很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但是当它把扩展自己作为目标,忽略了顾客真正的需求之后,就彻底垮台了。很多创业企业把顾客价值喊得山响,却并没有做到,就成为了昙花一现。同时,真正成功的企业,必定把全部注意力放在顾客身上,不管多么成功一旦脱离顾客,失败就是必然的。
任何成功都是暂时的。我看到一些很成功的企业开始把注意力放到自己想要成为什么上面来,可以想象到,当他们以为实现了他们期望的自己时,失败就在眼前了,不管曾经做过多么大的投资,顾客的需求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理由。营销就是不断发现和满足顾客新的需求,并以他们期望的方式去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