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强海上反介入短板,美军偷学中国哪类武器?


 补强海上反介入短板,美军偷学中国哪类武器

反介入是中国较早提出的一种区域阻止战略,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台湾或南海出事时应对美航母群的军事干涉。自1996台海危机以来,中国军队逐步扩大由陆基导弹、攻击机潜艇组成的保护伞。这种军力的增长正在越来越强劲地阻止美国军队在中国与亚洲邻国的领土争端中进行干预,并使美国不得不做出自己的回应

2016年底,五角大楼宣布将把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转换成能够攻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反舰导弹。此举表明美军计划对陆军现有的导弹进行升级,用其形成美国“前沿防御”战略的关键,以此应对中国日益强大而变得越来越咄咄逼人海军力量。

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战略和作战研究部副主任基斯·巴顿中校称,考虑到美国在不久的将来所面临的安全问题,将陆军导弹转变为“舰艇杀手”是一个“合理的步骤”。

向海洋的转移体现了美国陆军过去70年来的重点发生了急剧的转变。其背后的因素是现在美国已经不再具有如此明显的海洋优势,而使其不得不求援陆基力量的协同作战

中国军力的增长及其反介入战略的特点,诱导了美军的这种急变。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常规弹道导弹部队,其中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反舰弹道导弹,就是为了消灭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等主力舰船。美防务专家特别忧虑的是中美力量对比上的两个突出变化,一是2020年中国军队在地对空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的数量上也将超过美国,二是2020年中国将“肯定”拥有世界上第二大蓝水海军。

中国日益增长的海军力量无意中凸显了美国反舰能力的极大欠缺。美国军队的主要反舰武器是“鱼叉”导弹,其飞行速度低于声速。

在技术对抗上看,瞄准一艘巨型的航空母舰或静态的空军基地是一回事,但跟踪几十个移动式车载导弹发射器则完全是另一回事。两者的难易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面对航空母舰或陆地机场的时候,可以攻击其跑道或暂时将其瘫痪。但要想跟踪小型导弹发射车则非常地困难。

与机载或舰载反舰武器不同,陆基反舰武器可以有“充足的弹药”,可用的导弹数量几乎没有限制。中国对陆基反舰导弹的情有独钟,更像一个活的教科书。偷学中国,使美国陆军战术导弹系统转换成可打击海上移动目标的导弹可能只是这种变化的开始,美国军方还将计划开发下一代可以瞄准任何战区的舰船陆基反舰导弹,以补强美国陆基对海防御力量的短板。

201733日初稿于论道书斋    胡显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