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海津在撰写《红色九区纪事》
中山县第九区革命斗争史资料汇总
《红色九区纪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是从1840年开始的
中华儿女从来就没有甘心屈辱
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奋起抗争
在黑暗中找寻光明
谨以此书献给
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而前赴后继、奋起抗争的中共九区革命前辈
中山县第九区革命斗争史资料汇总《 红色九区记事(1924-1949) 》目录
中山县第九区革命斗争史资料汇总
《红色九区纪事》
目录
序
P 中共九区后代:红色九区是铸在我们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第一章·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山县第九区
(1923年春—1937年7月)
P 第一节·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4年7月—1927年7月)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山县的形势
2·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山县第九区的情况
P 第二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1927年8月—1937年7月)
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山县的情况
2·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山县第九区的情况
P 第三节·九区记忆与故事
P 第四节·土地革命时期九区等地牺牲的烈士
第二章·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山县第九区
(1937 年7 月—1945 年8 月)
P 第一节·抗日战争初期中山县的形势
P 第二节·抗战初期中山县第九区的情况
1·抗战时期九区的党建工作
2·抗战初期九区的武装工作
P 第三节·全县沦陷后中山县第九区的情况
P 第四节·中共中山三九区时期
P 第五节·九区记忆与故事
P 第六节·抗日战争时期三九区牺牲的烈士
第三章·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山县第九区
(1945 年8 月—1949年12月)
P 第一节·解放战争时期中山县的形势
P 第二节·解放战争时期中山县第九区的情况
P 第三节·九区回忆与故事
P 第四节·解放战争时期三九区牺牲的烈士
第四章 • 不同版本的九区革命斗争史
P 第一本·中山政协版:中山九区革命斗争史回顾
P 第二本·残本断截版:无标题无作者无来源
P 第三本·1981年手抄版:中山九区革命斗争史回顾
第五章·红色九区名人志
P 建叔回忆:我的战友罗若愚
P 集体回忆:我们的老战友梁仕坤
P 倾情回忆:忠心耿耿为革命的梁建荣
P 中山人物志:最早期的农运领袖陈军凯
P 集体回忆:深具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冯连枝
P 集体回忆:为革命战斗到最后一刻的梁伯雄大队长
P 集体回忆:誓死不向日伪敌匪投降的郑文同志
P 集体回忆:身先士卒用自己的鲜血换来战斗胜利的杨日韶
P 集体回忆:革命母亲麦娴仙
P 集体回忆:新建小队里十三人中最小的谭三九
第六章·老战士们的夙愿,九区后代的心愿
P 前辈 阜沙镇老战士活动组:一定要把九区的斗争史写好
P 前辈 欧 初:我对牛角西河的感情很深
P 前辈 梁志刚:写《九区革命斗争史》是责任心驱使
P 后代 冯葵欢:再难也要实现九区老战士们的夙愿
P 前辈 冯 永:老战士冯日枝和他的女儿冯葵欢
P 后代 钮海津:梁伯雄一家省吃俭用将我大哥抚养到大
P 前辈 冯 永:梁伯雄烈士的儿子梁松龄富了不忘老战士
P 后代 梁凯明:鸿雁展翅红色故土——记珠江纵队后代“中山战地行活动”
跋
P 中共九区后代:我们心中永远存着一个红色九区
九区首帜 百世铭传
★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广东省最高领导人谭平山和中国国民党广东省最高领导人廖仲恺共同到九区发动农民运动。
★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山县最早的农会之一“抱沙乡农民协会”在九区成立。
★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山县最大的农会“九区八乡农民协会”成立,统管牛角乡、东罟步乡、罗松乡、大有乡、大南上乡、大南下乡、草塘乡、坦背乡,该农协设在九区抱沙乡武帝庙。
★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中山县第一支农民自卫军驻扎在九区。
★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最早成立的县级党组织、直属于中共广东区委领导的中共中山县支部(后转为县委)设立在九区。
★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后,中共广东省委在“四·一二”国民党右派政变的紧急危险时期建立的替代原中共中山县委的中共中山特别区委设在九区。
★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失败后,在中共广东省委因白色恐怖而停止全省党组织发展的非常时期,仍多次派专人到九区建立中山县委、策动武装起义及恢复和发展党群活动。
★ 抗日战争初期,1938年2月中共南委在听取中共九区负责人的汇报后,明确指示要尽快在九区建立中共抗日武装——中共南委领导最早指示并实施建立抗日武装的地方是中山九区。
★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广东党组织领导的领民国政府部队番号的抗日武装最早成立于九区,中共九区梁伯雄大队下辖三个中队和新建小队及其他中共游击队等多个部队都曾云集九区,期间驻扎的部队是当时中共在珠江三角洲领导的最大抗日武装力量。加上前期建立的全区各乡联合农会、全区各支农民自卫军、全区多个中共党支部(最多时达14个)、全区多个中共掌控的乡公所……形成了由县委主管、区委领导的党政军农革命联合体,九区成为中山和珠三角乃至广东在抗战初期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日军、伪军、顽军、匪军联合围剿九区和五桂山抗日根据地,珠纵九区梁伯雄大队为牵制敌军,减轻五桂山压力,掩护珠江纵队主力部队转移,不惜以1比16倍的悬殊力量与敌军展开三天的浴血奋战,为中山抗战做出重大贡献。
★ 解放战争初期,中共九区党组织率先发动民众开展反对国民党为准备打内战而进行的征兵、征粮、征税活动,反“三征”的规模为全省之最——12个抗征支会和32个抗征分会、会员达5000多人(其中民工担架运输队1000多人)、农民起义军500多人,并使民国广东省省长宋子文派驻九区压境勒收田赋的国民党正规军部队无功而返。
★ 解放战争时期,九区建立了三支武装部队——纪雄队、纪文队、纪光队,及后编入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中山独立团和顺德独立团,这两个团的的主力连队均来自九区。纪雄队、纪文队、纪光队不仅为解放中山、还为解放顺德立下功劳。
★ 1949年10月,中山的解放区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九区的南头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