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之因


恋物只因岁月如梭

  一个人对一个物件的依恋要不是它因为价值连城,就是因为时间,记得在北京的时候和领导去拜访一个经济学界的泰斗,他和他夫人现在居住的居然还是70年代大学分配的房子,格局非常的不合理,空间狭小,光线昏暗,可满屋满地都堆满了书籍、资料和自己的学术研究与论文,老先生埋头做研究,只要有他出席的会议和活动,都被记者学者围堵得水泄不通,他的每一句话都有神笔马良的魔力,被无数的人记录和转发,他的每一次发言都被看作是国家经济动向的风向标,就是这样的一位泰斗,他却深深的依恋陪伴他几十年的校区房,不是他没有经济能力买房,不是他不愿意改善条件,是他对那些时间累积的物件感情深厚,不忍分离。因为他曾经把几百万的学术科研奖金捐给慈善机构,拒绝了无数可以赚到高额邀请费的活动。

  同样,我也对自己身边的物件有种莫名的依恋,当然绝对不是因为它名贵,即使它不是那么的漂亮,但与我同舟共济,一路走来,时间让我对它们的依赖和爱恋太深太深。或许就是因为现代社会都讲究速度,所以那些可以经历时间的东西都显得非同寻常,弥足珍贵。善变的是情感,不变的是那个静静的信物;流走的是岁月和时间,流不走的是那个日久靡新的物件。我曾经几次给一位朋友讨要一副毛笔字画,他总是以不够完美不够名贵婉拒,我说,我不是因为一个物件的名贵而珍惜,我计较的是在那个一穷二白的日子里,有那么一些精神的鼓励和物件陪我一路前行,一秒一秒,一天一天,当我们相伴十年,或许我早已富得流油,或许我更加穷困潦倒,但当我面对这样一份十年前的物件,它可能就是我的全部,若我富裕,它则无价之宝,若我贫寒,它依然价值连城。

  常常,越是一个物件的价值它迷失了自己,越是平淡,越是相伴走的更远。

  最近连续两件与我相伴两年的物件离我而去,虽然我知道接下来它们将有不可预见的未来,但是我已无力成全他们继续与我相伴,忍痛割爱不一定是对于活生生的人,还有那些与我一起数着时间走过如梭岁月的物件。谨以此文让我们共勉,阔步向前!

更多关注订阅号:阿涛新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