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不换?换不换?不换脑筋就换人


  04.jpg

       不换脑筋?还想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

 

由于餐饮整体市场容量大但竞争激烈,差异化经营到单品是基本现状。同时,物价、租金、工资成本上涨,这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令餐饮业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改变,全民创业热潮盛行,与消费者沟通方弍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更是让餐饮业雪上加霜。再加上企业老板、管理者面对今天的员工的管理不知所措,要想在残酷的竞争中存活下来,是难上加难。今天的餐饮业已经成为高风险行业。

 

所以,行业里那些撑不下去的老板,开始频繁地更换门头、店面。甚至,有些地方的换店率,在三年之内达到了百分之百。此时,行业中出现一种声音:餐饮业人多,竞争也太过激烈。似乎餐饮难做,已成共识,而“闭店潮”只是一部分写照而已。

 

今天我们就从各个角度去分析这餐饮业经营难度急剧加大的几大原因:

(一)

       不知道在自己资源库中如何用最适合自身的组合方式选择合适自己的项目(项目与自身的匹配),做适合自己项目来自于对自身的认识。资源不足的抗风险能力不高的,适合选择稳健型项目,资源充沛抗风险能力较高的,适合微创新型项目。

(二)

        不知道如何在资源前提下找到最适合的商铺做最适合的品类(项目与商铺的匹配、产品需求与供应的匹配)。90%以上的餐饮创业死在这个环节,要么选错了商圈商铺,要么选错了产品结构或口味。

(三)

      不知道在动态市场下如何持续保持高竞争力(自有内功或信任外聘)。这点是关于持续经营的。开始生意不错,不过快速下滑的都属于此类。靠单兵不太靠谱,还得靠团队。

(四)

竞争对手正在发生改变。过去开个餐厅,竞争对手可能就是同一条街上的小饭馆。现在有来自世界各地的餐厅来参与竞争,有来自美国的必胜客、肯德基、麦当劳,有来自日本的寿司、有来自意大利的意粉餐厅,也有来自香港的太兴、大家乐,甚至开个糖水铺都有香港的满记、许留山同你竞争。竞争已是无处不在,怎样在竞争中存活?先占领客户的认知就是生存的法则。品牌定位的关键是在客户的心智中定位。不论餐饮老板们愿不愿意,你的餐厅的顾客都在不断流失。顾客流失的原因并不是你餐厅对面开了一家和你一模一样的餐厅,而可能是顾客可以在网上叫一份快餐、—份比萨、一份米粉,又或者可能是你餐厅附近盖了个大型综合体。

(五)

员工的变化导致传统的管理已失效。当越来越多的90后员工开始走向工作岗位时,许多60、70后管理者宊然发现,原来的管理手段很难奏效了,60、70后管理者似乎都形成了一种共识:80、90后员工个性张扬、性格叛逆,管理起来非常困难。事实是这样吗?到底是80、90后员工叛逆不听话,还是管理者需要改变管理方法,用新的视角审视并留住他们,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作为管理者,要了解员工、重视员工,尤其要重视80、90后员工的优点和缺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最终有针对性地引导他们为企业创造价值。80、90后的优点概括起来包括:性格开朗、思想开放,能多元化吸收知识;有品位,爱干净;心地善良;聪明能干、可塑性强。

 

80、90后处在物质丰富的时代,不缺少任何物资,更不需要防范他人。他们有其本身的特点,比如,崇尚品牌,外表干净得体,办公室抽屉却十分邋遢;工作上进步快,可塑性强;思想、行为也很开放,做自己事情的时候,通常会无视别人的存在。

 

80、90后员工对情感非常关注,很容易对领导的批评产生情绪波动和对抗心理。所以管理者要加强情绪管理,在工作中适当增加感情管理。

 

餐饮行业是一个看似门槛低、人人都能做,但其实无论从产品、运营、推广、创新、融资等每一个环节都需要面面俱到的立体行业,如果从业者自身能力无法与时俱进,那么就必将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