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法
全经联年会上,刘老师提出了创新的三大关键: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产工具。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识,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知识:生产关系可以促进生产力最大限度的释放,而社会效率的最终提高还是要依靠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和促进,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原则上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一部分,只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工具的作用逐渐显露而已。
三十年前做设计通常使用的工具是图板、丁字尺、三角尺、鸭嘴笔等等,而如今CAD制图几乎是一统江湖,原始的制图工具早已经进入了博物馆,只是作为历史的见证而已。
技术进步导致很多原来无法做的事情,不能达到的高度现在都能顺利实现。
区分
曾经有一个说法,讲造成人与人差距的四大因素:出身、学历、工具和思维。第一项出身是任何人都没有办法选择的,于绝大多数人来讲第二项也是定量,而工具和思维都是变量,是人们通过学习可以提升的。
同样的工具在不同人的手中作用是不同的,比如屠龙宝刀在张无忌手上就是杀敌的宝物,在一个平庸的手上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内因
但工具的作用并不绝对,就如通常人们都认为武器是决定战争的关键因素,但在朝鲜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中国人就逆转了这个所谓的常识。
但工具的正确使用确实能够影响效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合适和顺手的工具,工作起来会更爽,效率自然会高。
为了提高公司的效率,生产工具必须要提升,管理工具同样的要提升,否则就会形成短板效应。
努力学习技术,让金鸿表格等工具成为我们工作的一部分,如同武侠中的“人剑合一“一样,是一种境界。
记住,一表打天下呀。(一张金鸿表格你用熟悉了做总裁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