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四日(16):接待禅寺


 浙东四日(16):接待禅寺

2018-11-4,舟山

早上去看渔港风景,出门不远就看到天打岩山腰上一片黄瓦红墙的建筑;看路牌指示,知道这是接待禅寺。“接待”?名字有点奇怪。

接待寺很有些历史了,始建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迄今已有550多年。历史上,曾有明末抗清名将张明振等在此屯兵据守,使其名震一时。所谓“接待”,其实是作为到普陀山拜佛的僧人和香客上山之前做准备的客舍。上山之前,在此沐浴更衣,静心,净口,净身,以免冒犯神灵。从接待寺出去,不到一里,就有沈家门码头,有渡船前往普陀山。

半山腰上的接待禅寺,整体看来有点像布达拉宫。建筑从山脚到半山腰之上,一层一层,一个院落一个院落推进。有点“歪门邪道”的意思,山门在院落东南角的山脚,进门之后拐朝左边,沿着斜坡上山。似乎从天王殿往后是一个系列,而天王殿东边的院落是另外的观音殿。天王殿的门墙很特别,不是我在普陀山一直看到的那种红色的土墙,而是黑色的木板。那木板看起来有些年份了,应该是烟熏火燎和岁月沉淀的颜色。门楣上是黑色木板上的金色的“天王殿”三个字,那匾额也是很有些年头的样子。

绕过天王殿,后面是钟楼和鼓楼,又是普陀山庙宇一般的黄墙和黑瓦。二层的钟楼很别致,其后面就是天打岩隧道。我昨天晚上就是从这个隧道过来的。沿石阶上到后面一个平台,正面的殿宇是圆通宝殿。里面正在做法事,僧人和香客们都穿着袍服,叩头,念诵,燃香。我坐在廊下的长凳上,听着殿宇里传来的音乐,晒着暖洋洋的太阳,真是安逸极了。

绕过圆通宝殿,来到后面的平台。左手一片禅房,有财神殿,里面供奉的是赵公明。两张桌子面对面,分别坐着两个和尚。我探头看看,离开。我有点担心被人拉住了讲财运之类。广场正面,就是大雄宝殿。我先前在马路上看到的雄伟的黄瓦红墙的建筑,就是这座大雄宝殿。它是接待寺最大的殿宇,也是位置最高的建筑。

返回的时候,看到圆通宝殿西侧有小门出去,以为可以绕到山上,就走出去看看。有路通往寺院后门。大雄宝殿之后,还有一个小小院落;原来是个宾馆。可以对外接待。一侧的墙上,有蓝底金字的一块匾,上面写着“知恩报恩 启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