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


 金融宏观审慎管理 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 

 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2月5日至6日上午在北京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17年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18年工作。

  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加强和改进宏观审慎管理,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指标范围。完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促进跨境资本平衡流动。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的实施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将防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妥善处置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债务,切实防范化解高杠杆风险。进一步夯实金融稳定制度基础,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金融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推进。加大对“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京津冀一体化和雄安新区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深化农村金融、普惠金融改革创新,全力推进精准扶贫,改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继续实施“分城施策”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强化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等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支持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

  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促进金融更好为实体经济服务。

进一步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做好军民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的金融服务,大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金融风险研判及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完善金融风险监测、评估、预警和处置体系。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影子银行、房地产金融等的宏观审慎管理

 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通知》,整治重点包括发放首付不合规的个人住房贷款;以充当筹资渠道或放款通道等方式,直接或间接为各类机构发放首付贷等行为提供便利;综合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透支等资金用于购房等。

 中国银监会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中也提出,今年将继续防控金融风险,将在降低企业负债率,严格控制高负债企业融资的同时,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

随着监管层严控银行信贷和信托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市场,房企融资难度越来越大,甚至有银行已暂停受理房地产行业新增授信,或暂停房地产开发贷业务。

以往对房地产调控,银行收的紧,房企总是可以找到很多钱,这一次监管层不断出文件,断了房企的很多后路,房企融资的手伸向国外

房企通过银行贷款,主要是两种方式,土地款和开发贷,以前房企不需要拿土地抵押,前30强房企,仅靠公司纯信用担保就可以从银行贷款,现有银行要求必须要拿土地抵押。股份制银行的开发贷已没额度,五大银行还有一些额度,但所有银行都停止土地款融资。房企发债也很难。

上海银监局也下发《关于规范开展并购贷款业务的通知》要求辖内商业银行严格遵守房地产开发大类贷款的监管要求,对“四证不全”房地产项目不得发放任何形式的贷款,并购贷款不得投向未足额缴付土地出让金项目

2018年房贷或减万亿。2018年新增个人住房贷款估算约3.3万亿元,较2017年减少8000亿-10000亿元。结合此前针对企业资金端收紧的政策来看,房企资金获取难度再度加大。

参考阅读:

房价变化是调控效果的直接表现,但房价控制并非本轮调控终极目标。

住建部部长王蒙徽明确,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

过去一年,房地产长效机制建设“多点开花”,住房制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住房租赁市场加速布局:广州、南京等12个城市正在进行首批住房租赁试点;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试点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住房;2018年住建部将大力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加快建设政府主导的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加快推进住房租赁立法等。

——“政府垄断住房用地”格局将改变:国土部明确,将研究制定权属不变、符合土地和城市规划条件下,非房地产企业依法取得使用权的土地作为住宅用地的办法,深化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改革试点,完善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土地制度。

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的根基正在夯实,房价非理性上涨根源正在被拔除,投机炒房势力失去卷土重来的土壤。

住建部强调2018年房地产市场“从紧”调控王蒙徽说,“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放松”,要保持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严格执行各项调控措施。

同时,楼市调控将提高精准调控的能力和水平,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调“分类调控”“差别化调控”,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

对于地方调控,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地方调控前提是必须符合中央调控政策,不能违背大的政策,否则就要进行干预。同时,地方应在“差别化调控”中对政策进行更加清晰的解读,避免市场对政策误读而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

为防范资金变相进入楼市,对市场风险进行有效监管和化解,央行提出2018年要加强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管理,银监会强调要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