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福和园


 悠长假期,四处游荡(20):

大理:福和园

2018-1-31

阿桂昨天很晚才到大理,我们就只能今天早上见个面。于是约在福和园共进早餐。

我们结识福和园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那一年冬天我们去大理,住在苍山门附近的一家小客栈。天气很冷,还下着雨。早上好不容易才挣扎着离开被窝,就特别期待一碗热气腾腾的早点。出客栈门不几步,路边很不起眼的有道小门,门楣上写着福和园几个字。看着不像餐馆或者早点铺子的门面,而是住家的侧门。不过我知道“福和园”应该就是餐馆的名称,刚刚我们在昆明还去过一家“福华园”。拐进小门,里面是个小小的院子,左手是厨房,右手的棚子下就是餐厅了。小小饭桌已经被客人围满,热气腾腾,香气缭绕。这样僻静的所在,居然有如此热闹的客源,尤其是在这样寒冷的早上,可见这家的早点不一般。

这一家只做一种早点——趴肉饵丝。我喜欢的小吃是米线,雨燕喜欢的是饵丝。我喜欢的是米线的软糯,而雨燕喜欢的是饵丝的嚼头。福华园的饵丝不同于其他地方的是,既有嚼头,还又有点软糯。趴肉饵丝的精华在于趴肉。这家的趴肉,是真正长时间小火慢炖的结果,肥肉软糯,而瘦肉一点也不柴。趴肉饵丝的灵魂其实在汤头,那一定是小火熬煮了一个晚上的土鸡汤,要不不会那样醇香,那样鲜美。云南小吃我吃过不少,饵丝却很少吃,而那一个寒冷早上的那一晚热气腾腾的趴肉饵丝,在我看来已经是极品。跟那一碗趴肉饵丝一样精妙的,还有一碗软糯可口,胶质醇厚的炖猪脚。吃趴肉饵丝的时候,食量大的食客,可以要一碗炖猪脚。那猪脚经过一个晚上的小火慢炖,胶质已经充分溢出,吃起来是非常滑爽的感觉。虽然看起来有些肥,其实一点也不油腻。对我这样食量比较大的人来说,一碗趴肉饵丝再加上一碗炖猪脚,一天的营养也就够了。福华园的炖猪脚销路非常好,食客除了就地食用之外,还有带回家的。所以早上去得晚一点就吃不到了。

我们第一次去福和园的时候,它还没有什么名气。后来央视播放《舌尖上的中国》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所介绍的大理的那家小店很熟悉,仔细一看,原来正是我们去过的福和园。那时候,小店主厨的还是一位老太太,儿媳妇只是给她打下手。过几年我们第二次去的时候,老太太已经退居二线,只是坐在堂屋里打发时光。前两年我们第三次去的时候,没有看到老太太,问主厨的儿媳妇,说老太太已经走了。我有些感慨。人生就是这样来来去去的,就像流水一样。不过老太太很了不起,她还是留下了一些东西。现在她儿媳妇做的这碗趴肉饵丝,跟她当年做的是一个味道。

跟阿桂一起来吃早点的还有他的朋友老周夫妇。老周曾经在云南当过兵,参加过自卫反击战。后来虽然回到了武汉,但一直热爱云南,经常往云南跑,对云南很多地方都很了解。比如我们聊了几句,说到我的老家泸西,他居然对它的历史有不少认识。阿桂这次到北海将老周请过来,准备让他帮忙经营他在束河的客栈,一是给阿桂帮忙,二来也是满足老周在云南稳定生活的愿望。老周对福和园的这碗趴肉饵丝也很认同。他说他本来不喜欢吃饵丝的,他不喜欢饵丝的那种嚼头。不过,这家的饵丝其实有点米线的软糯,吃起来就很可口,很容易接受了。

早点之后,阿桂他们留在大理,我和雨燕往巍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