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长假期,四处游荡(46):
昆明:大地之子蔡希陶
2018-2-8
昆明植物园茶花园中心,有一块巨大的纪念碑,正面是方毅题写的“献身科学”四个大字,这就是植物学家蔡希陶的纪念碑。纪念碑下端的小字,是对蔡希陶先生科学历程及科学贡献的介绍。
蔡希陶先生(1911-1981)是浙江东阳人,早年在北京植物研究机构工作。1932年,蔡先生第一次到云南考察,搜集植物标本。从此爱上了云南,将自己的一生贡献给云南的植物科学研究开拓工作。蔡先生是云南植物资源学的奠基人,是昆明植物园及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创建者,也是云南省植物学应用研究的开拓者。云南省的烟草和橡胶两大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蔡先生的贡献。尤其是烟草业,是蔡先生从美国引进烟草品种,进行培育和驯化,实验和推广,才逐步发展起来。后来烟草成为云南省长期的支柱产业,蔡先生的贡献居功至伟。蔡先生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植物资源学,并将其应用于实践,被称为“大地之子”。
站在蔡希陶纪念碑前,读着那些记载他丰功伟绩的文字,不禁感慨万千。生命是有意义的,当它用于科学探索的时候;科学是有价值的,当它用于为人类谋福利的时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的崛起和强大,是需要一批蔡先生这样纯粹的科学家的。他们不图功名,不图利益,只为科学的发展,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进步。我头脑里涌现出一群这样的科学家的形象,李四光,袁隆平,屠呦呦……他们是这个国家的脊梁,是这个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有更多的这样献身科学,献身民族的科学家,这个国家的强大才有指望。
有人说我们现在已经是科研强国了,比如说我们每年有多少科研论文,有多少发明专利等等。我们当然渴望我们的国家成为科研强国,渴望我们有真正的世界一流的科学创造。但是,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负面的东西。比如前些日子国际上某权威医学期刊撤销了一百多篇论文,原因是数据造假。其中绝大部分是中国“科学家”所为。那些热衷于课题经费,热衷于论文发表的“科学家”,所关心的可能只是个人名利,而不是真正的科学,这样“科学”与蔡希陶和袁隆平以及屠呦呦们的真正的科学从性质到功用上都是很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