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聚会与诗会


 悠长假期,四处游荡(49):

昆明:聚会与诗会

2018-2-9

到茶花园门口会合,入园参观。

观景在其次,大多时间在说话。其实也就是相互打趣,借景发挥,抒发情怀。

我们老同学之间,从来不谈生意,不讲收入,不说房子和车子,也不讨论政治和菜价。我们谈论最多的,是历史和文学,诗歌和绘画,宗教和风俗。看起来,我们都有一颗文艺的心。

这一次,讨论到了信仰和幸福。本来,对这样的话题,我可以说很多。但是,能够表达是一回事儿,分享又是一回事儿。信仰的私密的性质,可能影响了分享。我对于信仰,是越来越模糊,也越来越无言了。至于幸福,我不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直接的可通约的成分。因此,我倾向于听,而不是说。

在这样的讨论中,感觉自己的越来越沉闷,越来越乏味。在谈话中我总是将自己表达的认知降低,降到一个大家都可以认知的,有着最大公约数的程度。但这样的表达往往是无力的。我知道这是长期讲课造成的后遗症。这样的表达减少了交锋,也减少了收获。

 

晚宴开始。

这是一家土菜馆。地道的云南菜,地道的材料,地道的手艺,地道的口味。老陈和老沈前几天来考察过,品尝过。不过,吃什么不重要。宴席只是聚会的手段。喝了不少酒,说了不少话,逗了不少乐。

聚会变成了诗会,鸵鸟的诗歌成为聚会的主题。鸵鸟写诗只是最近一两年的事情,去年下半年已经出版了一本诗集。上学期,老同学们举办过一次诗会,我无缘参加。这一次,正是机会。

首先是老熊的儿子小熊的朗诵。

很棒。断句和吐词,气息和节奏,韵律和情绪,都非常棒。朗诵给诗歌加分不少。不记得朗诵的是什么诗,只记得小熊专注的,灵秀的,可爱的样子。

三个女生分享了一首长诗,声情并茂;将高山吟诵成巍峨,将长河吟诵成舒畅,将白云吟诵成婀娜。鸵鸟很感慨,很受用,值得一大白。

我吟诵的是《黄锁梅》。鸵鸟说,只有我知道黄锁梅,只有我能懂黄锁梅。我从鸵鸟的诗中读出了辛酸和苦难,读出了无奈和彷徨,也读出了艰辛的希望。我很感激黄锁梅,感谢鸵鸟。

一直读到很晚很晚,餐馆服务员陪着我们,没有催我们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