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


心态

自从有了分工协作,最终的工作成果往往不仅与自己的能力相关,更多地与资源的链接、融合和协同相关。

工业革命之前,个人的业绩与成就通常只与个人的手艺和资源相关,个人的修养决定了个人的成就,对应的当然是卖方市场时代。

及至后来,工业革命和分工产生,每个人的业绩就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了,需要大量外部资源,就需要发生化学反应,仅仅是物理的加减乘除就不能完全解决问题。

变化

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了,比如在商业上供方、需方和渠道三个维度上的变化就会导致结果的极大变化,三个变量足以让人应接不暇了。

商业是为人服务、以人为本,而人是最擅长变化的。原本是选择性的、体验性、个性化的消费,随着时间推移,就变成了刚性的、功能性的刚性需求了。

如此就要求商家能够洞悉消费的心理和物理需求,在服务方式和商品的供应上下足功夫,至少要让供与求合拍,其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很好。

正解

四五月份的天气变化急剧,连带着社会的效应,就出现了“鸿鹄”和“鸿茅”的故事,当然有的是指读音,有的是指效果。

曾经老哥志明兄就讲:宁失财富,不失机遇。

志明总讲的就是要看长远,不能只是仅仅盯着短暂的眼前利益,而是要眼光放长远。

人有多大的胸怀就有机会干多大事情,当年的乔布斯讲“活着就要改变世界”,于是诞生了伟大的苹果手机的苹果电脑;假如他讲“活着就要吃饱和穿暖”,估计最终他只能做成世界上最大的水果店而已。

打开自己的胸怀,打开思想的界限,不断地学习和链接,整合所有可能的资源,未来才可能成就伟大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