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为后代自谋出路作主的权力吗?


 我们有为后代自谋出路作主的权力吗?

-----一位朋友说看了我写的鄂州划拨3000亩地开办华师分校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一位在我们东院当保安的朋友说在网络上见到我写的鄂州划3000亩地开办华师分校的事,说这还真叫人见仁见智;因为有人说这是为后代做好事,起码这里以后不会污染环境了;而且当代人也拿了土地与拆迁钱。而另外的人却说这是这代人为后代做主,将这本应该持续交付后代的3000亩土地变现了;于是后代人自谋出路了,而当代人成为了富翁。也就是说这是两种对立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引导后代人不同的生活境况。这位朋友说他的家乡当年是武汉市的郊区农村,每人有近三亩田地;所以当年他这里还不是种菜,因为这可以种粮食满足自己吃。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蔓延,他的家乡成为了城市规划的目标;于是各单位分别到这里圈地。要么修建自己的分院,要么投资搞成自己的科技开发中心;正因为如此,结果他的村子被我们医院看中了而修建起了东院;村子拆迁到统一的商品房里去了,田地全部用行政划拨的形式归人民医院了。为了对他们这些当代人交代,于是男的愿意到东院当保安;女的愿意到东院做保洁。至于后代就没有什么上下传承的了,因为现在土地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所以我们这代人的下代开始就是自谋出路的人了。这就是说我们是由当代人做主,要我们的子孙后代全部无资源而自谋出路了。

这位保安朋友的话使我想起了我们这代人,当年我们在农村实际是拥有田地的;而读大学后转为干部后,实际是变成组织安排的人了;所以我们放弃了农村的土地。正因为如此,毛泽东时代的组织是管城里人的生老病死;这就是全民所有制的保障。然而改革开放后的放权,竟然任何领导都能随心所欲地下岗这些由组织管一辈子的人;结果我们稀里糊涂地从全民所有制的保障体系中清除出来了。而这时我们不知道去哪里,组织竟然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名字;自谋出路。就是说农村的田地与你无关,城里的全民所有制资源与你无关;而你就是不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任何资源而自谋出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的下岗。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通过这样冠冕堂皇的口号竟然使8000多万(上个世纪的人数)自谋出路了;所以我们的政府成为了暴发的富政府,我们的国有企业成为了培养能与国际富翁比拼的大富豪了。而只有我们社会的下岗人员与其后代,正式成为了不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的自谋出路的人了;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气象。

正因为这改革开放经验是那么诱惑人,所以我们社会开始面向农民开始了大下岗运动。然而农民可不能用城里下岗那样的手法,因为农民可没有我们城里人那么容易愚弄。于是就采取了用当代人发财的方法,使农民用后代人自谋出路的钱高兴离开自己的田地与住房;这就是我们中国特色的城镇化。正因为如此,我们社会到处是农民欢天喜地盼望拆迁;因为拆迁就是自己发财的时候。正是全国农民看到拆迁农民手里大把的钞票,所以刺激全国到处是城镇化;这就是我们今天再也没有农民种田了,因为大家翘首以待的是等着拆迁。

然而拆迁过后的农民才知道,原来我们是将子孙后代的资源全部一次性卖了;所以我们当代人手里有钱,而后代却只能是没有资源地自谋出路了。我想体会最深的应该是中国当年拆迁第一村---北京望京村,那时的他们没有那家不是上千万呀。如今再去调查这些富豪村民,他们的后代个个都是富豪吗?抛开我们社会的泡沫经济刺激消费快速增加不说,即使财产保值也无法保障后代呀;因为中国人有“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的价值观,所以中华民族传统的手法就是给子孙后代留土地。世上没有人能够靠吃祖宗的老本而长久的,也没有人能够给子孙遗留钱财而使其享用不尽的。所以土地是中华民族的传承,起码依靠土地能够活命;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朴素价值观。

然而改革开放后我们社会最大的改变就是价值观,那就是任何人都能随心所欲为别人做主;如我们的国企负责人就敢随心所欲的为下岗人员做主,说是自主创业而自谋出路;结果本应该是由全民所有制养活的8000多万人就自谋出路了,这是全民所有制减轻多的负担呀。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全民所有制才开始造就出世界级的富翁了。同样我们今天的农村,到处是为子孙后代做主的人;于是这里的农村变成了一座学校,那里的农村变成了一座医院。在这些做主的人中,绝大部分成为了富人。可惜的是这些人的后代,他们将永远成为了没有资源而需要自谋出路的人。我们今天到处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发展理念,可我们的土地全部变成了机关事业单位;难道我们的后代就是这些单位的主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