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最成功的就是叫中国人‘识时务’了!


 改革开放最成功的就是叫中国人‘识时务’了

----一位成功的朋友说我的悲惨人生主要就是自己没有‘识时务’的感慨!

汪华斌

  昨天在光谷广场碰到一位当年一起在博士培训班上的同学,这多年没有见到的人估计活的相当潇洒;因为他陪着的是比他小近三十岁的年轻漂亮老婆在逛街,据说这是他的第三任正式老婆。而这当年我没有正眼瞧的人,人竟然最后是正厅级退休;所以人家现在是无限风光。然而这没有相互往来的人,竟然知道我们这些混得不好的人的境况;因为他谈起谁混得不好时是那么清晰,就是我也因为很多人都相互没有往来而不知道情况;可人家这没有往来的人,竟然对你了解得相当清晰。我不得不佩服,只好敷衍说我们这些人的命不好。谁知这同学说这不是命不好,而是身在中国社会却没有政治敏感性;按照如今老百姓的话就是不识时务;所以才被时代淘汰。

  由于没有共同的语言,所以我匆匆离开了;但政治敏感性的话却盘旋在我的脑海中。我原来以为改革开放需要知识,所以定位自己搞技术;于是全方位地学习成为了我的常态。然而正因为如此,所以从来不参加公款吃喝玩乐的我就被领导入了另册。再加上我竟然在国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论文,这对改革开放后全部都是高级技术职称的领导就是鄙视;因为领导用公款也难以发表几篇工作报告,而我这学术论文能获得领导认可吗?正因为如此,所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会是公正地对待我;这就是我与任何领导难有契合的原因。

  我们知道在我们这政治社会,政治通常只是一个幌子;而平常表现出来的依然还是语言,所以语言才是我们这政治社会生活、文化现实的一面镜子;它真实地折射出自己的语言所能展现的社会发展的轨迹。在政治敏感的社会,语言通常不经意就改变了人生。正因为如此,所以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少因为语言而改变人生的典故;而改革开放中,这样因为语言改变人生的更是比比皆是。

  我们知道中国社会虽然是一个讲政治的社会,但政治的定位却没有统一的标志。正因为如此,所以改革开放后中国人习惯于听领导的;谁是你的直接领导,那么这人的话就是政治。这就是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见到的政治完全不同,而这些人在不同的环境中肯定境况大相径庭;如南街村与小岗村,这两个村的人因为政治不同而人生境况就是两种状况。所以说同样是政治敏感的人,在这两个村的语言肯定完全不同;这就是政治敏感性的表现。

  是啊!政治敏感性再也不是当年的政治路线与方向了,因为改革开放本身就是‘摸石头过河’的行为;所以政治是没有理论教材的,而是迎合领导就是最大的政治。正因为如此,所以即使单位负责人是腐败分子;最后单位集体投票单位负责人是廉政标兵,这就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政治敏感性。

  当然这样的政治敏感性同样是需要语言表现出来的,这就是语言敏感性的问题;而改革开放最考验人的就是语言。所以领导‘以权谋私’我们如何迎合领导,这就是语言艺术与敏感性了。如我们武钢的腐败分子为了迎合领导腐败,竟然动用武钢的资源去买矿;然后将这矿进到领导儿子开的贸易公司,用武钢的名义从这贸易公司买矿进武钢。这就是行为艺术了,也是行为敏感性的问题。正是因为具有这样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所以人家实习生就能被破格提拔为武钢负责人;这就是改革开放的魅力。

  当然政治敏感性最后还需要新闻敏感性,因为领导的光辉也来自于时事新闻;这就是政治敏感性的又一种表现形式。如武钢的腐败分子孙文东上台后,第一件事竟然是在党委会上讨论将民主党派清除出武钢的政策;这是多么大的时事效应呀。试想领导都能随心所欲将民主党派人士清除出武钢,你其它的人能有领导不能动的吗?正式这效应,所以后来的武钢老百姓都‘识时务’了;即使领导是腐败分子,老百姓也说‘好’。只有这样的敏感,最后才能在改革开放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从而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上制造出自己耀眼的人生。正因为如此,所以在改革开放中失败人生的人都是没有政治敏感性;从而在语言与行为上不敏感,更难把握时事的敏感;这就是政治人生的感慨。更重要的是这些行为艺术的社会,最后竟然就是‘识时务’这个分水岭;这个标准基本能定位谁在改革开放中成功与否;这就是改革开放的魅力。在这样的人生实践中,我们社会还能有不‘识时务’的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