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五日游(1):羊楼洞


 国庆五日游(1):羊楼洞

2019-10-2

原先不想国庆出游的,为躲避想象得到的拥堵。

十一待在家里看国庆大典,倒也充实。第二天就有些躁动了。于是想到暑假想去而没去成的崀山。顺便到岳阳呆上两天。

到湖北湖南省界的羊楼司,决定下去看看。以为羊楼司就是那座以生产砖茶著称的古镇。出高速才知道,湖南的羊楼司与湖北的羊楼洞是两个地方,相距十几公里。湖南的羊楼司镇以生产竹器著称,现在开了个竹器城,沿街得有上百家竹器店。尚未正式开街,都关着门,冷冷清清的。

岔向一条乡间道路,往羊楼洞而去,那里有雷家大院,明清古街。

新修的柏油路,宽敞而整洁;路上没多少车子,也少见行人。正是秋收季节,稻田里一片金黄。远远近近是起伏的小山包,山头是墨绿的树林,山麓是翠绿的竹林,竹林边是白墙黑瓦的小屋。稻田里是忙碌着收割的农户,田埂上有晃晃悠悠觅食的水牛。蓝天和白云,修竹和老牛,好一派祥和宁静的天上人间。

接近羊楼洞。正在热火朝天搞建设。卓尔集团在这里搞旅游开发。沿街是一二层的小楼,有的还在浇注,有的已在装修。游人不是很多,看不出拥挤的迹象。

往村子里头走。有一座广场,一侧立着一块大石碑,上面写着“欧亚万里茶道源头”,还有从这里经由汉口到莫斯科到欧洲的茶道路线图。我对“源头”的说法不以为然,因为它忽视了安化的存在。

广场的西头是明清古街,南头是圆通寺,东头是羊楼洞。先去羊楼洞。

我现在还搞不太清楚,“羊楼洞”究竟是山洞还是道家修炼场还是城门洞或是什么。

一座二层砖木结构的土楼,净高七八米的样子;门洞上端有“羊楼洞”三个字,还凌空伸出两个岗亭一样的楼阁。看介绍,里面是“雷家大院”,是“川”字牌砖茶厂的旧址。

雷家大院现在被建设成为砖茶文化陈列馆,同时涵盖古建筑及山水园林。现在还在建设当中,可以免费参观。

白色的墙面,黑色的马头墙。砖铺的道路规规整整,老旧的门窗古色古香。一座朝西的殿堂,有牌匾写着“瑾瑜书院”。四进的院落,纵向三列的布局。中间一列的厅堂里,陈列着老式家具,悬挂着书画牌匾;前后两个天井是圆形的,中间一个是正方形的,木雕很精致,形象很生动,应该是原样的老物件。两侧的房间,陈列着与砖茶文化有关的文物,茶具,文书,公告,碑刻,还有其他的农具,家具。

展品中有一份光绪十三年的《合帮公议》。当时羊楼洞茶叶市场繁荣,运输业务扩展,从业者众多,形成运茶车帮。为规范市场,减少纠纷,车帮聚合签订契约,建章立制。其内容涉及合约订立,费用标准等。我后来看到的一份材料,讲到茶叶运输工具改良后产生的新问题。几百年来羊楼洞茶叶运输使用的都是独轮车。上个世纪二十年代之后出现了汽车运输,这就损害了独轮车工人的利益。于是他们破坏公路,捣毁汽车,殴打司机。最后的解决方法是改用汽车运输的资本家将失业的独轮车工人安置进茶厂工作或者由政府将其收编为筑路工人。

书院北边几栋房子,展示的是砖茶的炒制,发酵,制砖,包装的工艺流程,有各种工具,模型,还有一屋子正在发酵的茶叶。这种砖茶的发酵过程,叫做“渥堆发酵”,像我们那里的堆肥一样。这部分砖茶工艺有关的内容,我们在央视旅游节目中看过。就茶叶工艺的展示而言,很有意思,其内容的丰富,展品的完善,细节的真实,都令人满意,给人深刻印象。

我对最近二十多年兴起的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文化”很不以为然。我所了解的普洱茶并不是什么“高级”的东西。本来只是质量不怎么样的茶,供应对象是对茶叶品质要求不高的边地或者欧洲国家,所以才特意加工成茶饼和茶块。这样做,只是为了方便运输,降低运输成本,也是为了长期保存。这些年,普洱茶被越炒越邪乎,越来越高级,成为养生的佳品,成为文化的符号。有些匪夷所思。

我居然相信了某种阴谋论,说普洱茶其实是一种投资手段。普洱茶可以存放,据说存放时间越长品质越好。一些大资本储备了大量普洱茶之后,借助文化宣传,艺术赞助,提升其影响,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应该说这一炒作相当成功,已经深得人心,并在文化阵地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我不知道卓尔集团打造羊楼洞旅游景区是不是也在做一种茶文化的投资,是不是在为炒作砖茶做准备。普洱茶文化实在太强大了。在普洱茶存货清仓之前,估计砖茶或者黑茶不会有太多机会。

离开雷家大院,前往明清古街。

在街口,有一家“古城土菜馆”。里面已经坐了一桌,应该是当地的村民。几位五十多岁的老头,喝着小酒,说着家长里短。我们点了一荤两素三个菜,味道不错;腊肉是自家腌制的,蔬菜也是自家地里出产的。老板娘很热情,跟我们介绍了古街的一些情况,又说现在有大公司在投资搞旅游开发,相信未来羊楼洞旅游会发展得更好。

现在开放的这段古街,大概七八百米的样子。青石板的道路。中间是横铺的大石板,两侧各有两列竖排石板,路面两米左右宽。在两侧,各有两级高出路面的三四十厘米宽的石板,增加了路面的宽度,也利于排水。青石板应该是老旧的,被磨得光溜溜的,泛着沉重的光泽。竖排的石板上,有三四厘米宽的凹槽,是常年走独轮车留下的辙迹。两侧的店铺,有砖墙,有木板墙,看起来大多是整修过的。门口的石鼓墩,应该是老旧的,也被磨得光溜溜,亮光光的。街口还特意保留着一段残墙断垣,提示着古街过往的繁华与衰败。

街上的店铺,很多卖砖茶的,看起来生意还不错。还有卖土特产的,如腌菜,红薯粉条,干豆,……还有卖旅游工艺品的。也有一些现代意味的店铺,像书店,网吧,咖啡厅。一家铺子的招牌是“理解之地”,下面的小字是“脱口秀酒吧”。老街建筑的主色调是黑色和灰色,墙上飘扬的五星红旗跳动的色彩,使之焕发出活力。

在去岳阳的途中顺便游览一番这山中的古镇,还是别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