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普查如何“颗粒归仓”(投稿时)


经济普查如何“颗粒归仓”

 

经济普查五年一度,大国体检心中有数。第四经普如火如荼,人民政府运筹帷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已经进入“收割季节”,如何做到“颗粒归仓”?

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三个方面:1普查员:人手不够、积极性不高;业务素质较低、培训不到位,导致填报数据欠全面准确,逻辑性差错多。2普查对象:个体私营业主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对普查工作配合度不够,个别户甚至出现了拒绝普查登记;个体摊点人员流动性强,给入户登记带来一定的难度;法人单位对经济普查数据不敢说实话、怕露富,填报的数据普遍偏低,不能如实反映其生产经营情况。3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做好经济普查工作上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

经济普查要实现“颗粒归仓”,应该做好三件事情:

一、规范普查流程,及时查漏补缺  

  一要严格执行普查方案。对于一套表平台上报的数据要严格据实上报,再进行实地核查。通过查企业财务报表、报税报表等资料,看企业是否达到标准、填报数据是否真实,坚决纠正虚报、瞒报的数据,确保普查数据客观真实。对于非一套表平台和个体户数据要加强过程管理,数据采集时,做好相关资料与填报数据核对工作,做好相关关联询问,坚决杜绝瞒报、虚报、代报等违法行为。

  二要确保登记不重不漏无论大规模的法人和还是小规模的个体户,无论一套表单位还是非一套表单位,都要登记全,做到一个不能漏,真正实现颗粒归仓。主要业务活动描述清楚、行业代码填报准确,要能真实准确反映行业结构、产业分布特点及企业发展状况,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撑。

二、强化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

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和要求,在制定普查方案、部门职责划分阶段,就要把部门职责理顺、明确分工。对于垂直管理部门,应按规定认真组织实施,做好普查工作。对于各参与部门,应紧密配合,积极主动提供单位基本属性和主要经济指标,并协助普查机构进行单位的查找和登记工作的落实以及普查的宣传等。部门登记信息要准确无误,统计、工商、税务、质检、编制等部门要强化业务培训,确保各类单位登记信息准确,提高使用效益;各部门要做好单位清理工作。工商、税务、质检等相关部门对没有年检单位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凡是存在的要督促其进行年检,已经消亡和名存实亡的予以注销,确保给普查办提供的资料准确无误,减少核查登记工作量,提高普查登记质量。

督促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提高认识,算好政治账、经济账、历史账,厘清部门职责,进一步强化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靠前指挥、统计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适时召开成员单位会议,统一工作步调,组织相关部门联合开展入户登记工作,切实解决普查对象配合程度低的问题。对于拒不配合的普查对象,各个部门要采取措施,从多个方面进行批评、教育,必要时依法给予一定程度惩戒。

三、注重两员培训,提高登记质量

一要选好“两员”,即普查员、普查指导员。不同的普查对象,聘请不同机构的人员担任普查员,如个体户和规模以下企业,聘请基层工商所工作人员担任普查员,对村(居)委会的普查登记聘请乡镇财政所负责村账乡管业务人员担任普查员,独立核算行政事业单位由负责劳动统计的统计员负责填报普查表,采取条块结合、以条为主的组织模式,相应减轻块的工作量,减少对村居委会干部的依赖,也可以减少村居委会干部长期负责普查所累积的负面因素的干扰。

二要搞好业务培训。认真学习经普问题解答,掌握普查方案、PAD操作、专业指标填报及质量控制办法,熟知普查条例、工作进度,能够解决普查工作所遇到的问题。培训重点放在做什么、怎样做的问题上来。在培训形式上,采用集中讲授同个别辅导相结合,加强实地培训的检查指导和考核,确保培训效果。

三要注意入户访问技巧。要区分总收入还是纯收入、年收入还是月收入。先易后难:先问基本情况,后问经济状况;先问一般问题(如名称、证照、雇员人数等),后问敏感话题(如营业收入、纳税情况)。将容易的指标先填报好,最后才询问难题,用其他材料佐证或迂回解决问题。善于类比:同类行业,许多情况会是类似的,善于横向比较,记住有关数据的比例关系,并灵活运用到询问中。问“小”算“大”:好多小型企业和个体户是没有报表的,普查数据是全年时点数,不能直接问“去年全年数据有多少?”应该问一天(或一月)的情况,再问生产(营业)天数——注意全年是否均衡,然后去计算全年的数据。先“支”后“收”:有的普查对象顾虑较多,对敏感问题会推来推去,要先问支出情况:租金水电费、雇工费用、税费管理费、卫生费等,了解毛利率,再去推算评估营业额。

四要死瞪普查登记数据质量,做到“四抓”:一是抓指导,针对普查登记工作关键节点,多深入乡镇街道一线,与普查员一起上门入户,面对面指导普查员按要求做好登记工作,取得真实普查数据,加强业务指导,做到现场观察、充分沟通、现场纠错、有问必答。二是抓审核,各级专业人员提前介入数据审核,提高审核改错质量,做到“即报即审”,及早发现问题,及早出台对策措施,及早解决问题。这样就能有效减少差错数量,缩短审核纠错时间,提高普查数据质量。三是抓宣传,着力提高普查对象配合度,通过政府信息网站、微信公众号、手机短信等方式发布经普登记信息,提升普查知晓率,也可购置必要的宣传品用于发给普查对象,提高配合度。四是抓执法,针对普查工作中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要遵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程序合法、定性准确”的原则,从速、从严给予查处,并对典型案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以有力发挥普查法律武器的作用,保证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作者:邵阳市统计局  童纪

            2019年3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