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住定证灭愿


 

十一、住定证灭愿

【原文】

‘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定聚[1],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章旨】

悟道之人,念念在定。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译文】

‘我作佛时,国中人天,皆住正定,直至涅槃。若不如是,则非正觉。’

【释义】

问:如何是定聚?

答曰:定聚,即正定聚,三聚之一。三聚。一、正定聚。正定聚,必定往生。二、邪定聚。邪定聚,不得往生。三、不定聚。不定聚,有缘则得往生,无缘则不得往生。这个“聚”就是聚集,就是很多的意思。正定聚,就是无量无数的正定。

问:何以有这么多的正定?

答曰:自性之体,无二无三。正定之本,唯独是一。然而,自性应缘,妙用无边,是故正定之数,亦无量无边。譬如,安住于自性,随缘起用,不逐境迁。若能如是,那么,吃饭时,便是吃饭定。穿衣时,便是穿衣定。思量时,便是思量定。创造时,便是创造定。乃至喜怒哀乐,起心动念,皆是自性本定之变化。妙用无穷,变化无量,故曰百千三昧。百千三昧,即是百千正定。百千正定,即是无量妙行。

依自性而定,是名正定。着相而定,即名邪定。譬如念佛,既有正念正定,亦有邪念邪定。正念正定,必定往生。邪念邪定,不得往生。所谓正念,即认定自心,本来是佛,持名念佛,只是念心。所谓邪念,音声求佛,色相见佛,持名喊他,向外求索。

往生净土的人,回归自性的人,常处正定,“必至灭度”。

问:如何是“必至灭度”?

答曰:灭度,不是世人所说的死,而是灭尽一切习气,度尽一切众生。灭尽一切习气,度尽一切众生,是名究竟成佛。一切诸佛,皆是度尽一切众生而究竟成佛的。是故经云“必至灭度”,必至灭尽一切众生,必至究竟成佛。若不度尽众生,则不得成佛。

问:释迦佛度尽一切众生了吗?若是度尽了一切众生,何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飞禽走兽、人非人等?

答曰:释迦佛的净土世界,实无众生,更无众生可度,一切菩萨,一切人天,人非人等,皆是释迦的化现,皆是净土的庄严。我们也可以说,释迦佛的自性境界,实无烦恼,更无烦恼可灭,一切妙用,一切善举,所作所为,皆是自性的化现,皆是自性的庄严。

往生净土的人,回归自性的人,安住正定,应缘无住。应一切缘,成一切定,应缘无数,定亦无数,故名百千三昧,亦名百千正定。正定者,自性本定也。自性之定,无出无入。无出无入,是名大定。住此大定,应缘无住,虽有余习,不能为害。住此大定,“必至灭度”,必至究竟解脱。

净土世界,无有邪定。净土世界,无有不定。往生净土的人,回归自性的人,安住净土,不离自性,应缘起用,妙用无穷。是故经云:住此正定,“必至灭度”,必至究竟解脱,必至究竟成佛。



[1] 定聚:正定聚的简称。契合自性,即名三昧,亦名正定。正定聚,即一切正定,悉皆具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