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农村净水机会销流行。前年12月初,来自湖南的一位服务商反映,一个多月前,他承接了一个村60多台反渗透净水机安装,现已换膜50多支。于是,在笔者的安排下,该商从换下的膜之中抽取了3支样品,委托专业膜工厂帮助检测分析。检测结果是:在进水压力0.41Mpa~0.69Mpa条件下冲洗5分钟后,膜组件均无流量;同时,检测人员发现,膜的产水端与浓水端均堵塞严重,堵塞物质主要为碳酸钙与硫酸镁,分析系原水硬度较大、且反渗透系统产水率不佳导致。检测人员建议据原水实际情况加装有针对性的前置滤芯,并保障反渗透系统回收率15%~25%,以此减缓膜组件性能衰减,相应延长其使用寿命。
这类情况在反渗透净水机向农村普及过程中是带有普遍性的,如不掌握好当地“水质地图”,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中间,我们已经提到了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的问题。传统常规膜50G、75G、100G等,系统回收率15%~25%左右;而近年流行的大通量膜200G、400G、600G等,系统回收率30%~50%左右;在市场应用中,应据原水实际情况,保障反渗透系统回收率在合理范围,如不顾原水好坏、盲目追求较高的系统回收率,那将加速膜性能的衰退。近几年我们发现,自吸型反渗透机将浓水直排到原水重复使用的情况并非个案,这不仅严重影响膜的寿命,甚至还容易损坏整个反渗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