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祥裕考察深圳南山少帝陵风水有感


 

南宋历史在赤湾打下句号  落难皇帝死后孤单与大海为邻

--------考察深圳南山少帝陵风水有感
              曾祥裕

曾祥裕考察深圳南山少帝陵风水有感

作者曾与国内风水界知名专家李定信、龙辉考察少帝陵

  时光流逝,世事无常,我们风水研究队伍中有不少前辈和智者已离开人间,但是他们的“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治学精神,感人肺腑,鞭策后学者在传承易学文化路上务实严谨。

我曾与李定信老师、师兄杨钧、卢国强等人,在深圳南山天后宫博物馆馆长、著名文史民俗专家龙辉的推荐下,曾到天后宫附近的宋少帝陵考察风水。

曾祥裕考察深圳南山少帝陵风水有感

 

曾祥裕考察深圳南山少帝陵风水有感

 

  听说有古墓,而且还是宋代最后一个皇帝的陵墓,李老兴致勃勃。我们拾阶而上,只见宋少帝陵北依小南山,南临伶仃洋,佳木葱笼,庄严肃穆。有不少游客来此献花上鲜花和点香烛,祭悼这位不幸夭折的帝王。

曾祥裕考察深圳南山少帝陵风水有感

  “大宋祥庆少帝之陵”两旁刻有一副对联:“黄裔于今延宋祀,赤湾以此筑皇陵”。经测,墓坐山立向为子山午向兼癸丁。右侧有一护砂蜿蜒而下,案山秀列于海中。整齐的石阶墓道缘山而上,陵内青草翠柏,佳木葱茏,环境幽静。墓周青草绿树,西侧有花坛,坛旁建有四柱黄琉璃瓦顶休息亭。墓的东侧新立一块1米宽、2米多高的泉州白石墓碑,碑文为篆体阴文,风格古拙,为著名书法家商承祚所写。碑背面刻有“崖海潜龙,赤湾延帝”八个大字,字体苍劲,为著名书法家秦萼生手笔。墓前祭坛、祭台系花岗条石铺砌,造型优美,刻工精细。两侧各立石望柱一对,上置石狮。墓的后半部有黄色琉璃墙环绕,墙内有12个花岗石墩柱,颇为壮观。西侧建有圆形花坛、陆秀夫背负宋少帝塑像等建筑。民族英雄陆秀夫背负幼主,赵冥昂首挺胸,面对茫茫大海,目光炯炯。他那视死如归,凛然正气,不屈不挠的形象,使陵墓显得肃穆庄严。让凭吊者目睹之为忠臣气节折服。

曾祥裕考察深圳南山少帝陵风水有感

 

曾祥裕考察深圳南山少帝陵风水有感

宋少帝

  据龙辉介绍,南宋时元兵南下,宋兵败于新会崖山,左丞相陆秀夫抱少帝赵冥投海殉国。明成化、弘治年间,新会学者陈白沙等倡议,在崖山建立了大忠祠和全节庙,以纪念崖门海战牺牲的战将和当时跳海殉忠的杨太后。现祠内仍保存着10多块明、清古碑。崖山官涌口海边有一奇石,是宋军架设铁索的锁江石。现石上所书“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乃1962年现代著名戏剧家田汉所题。

曾祥裕考察深圳南山少帝陵风水有感

 

  我闻之心生抚今思昔之情,当年文天祥、陆秀夫等忠臣心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责任感,也无法挽回宋王朝的衰败,一个王朝的兴衰摆脱不了历史规律的制约。当一个王朝气数已尽,无论忠臣如何护君,如何舍身救国,也回天无力。当一个王朝无力消除自身痼疾之日,就是其灭亡之日。济世良方就在于人民手中,改朝换代,必成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