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应对疫情?


 

企业如何应对疫情?

当下疫情严重,企业须做好以下应对措施:

1配合防控工作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使一些行业发展受到严重冲击,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些不法商家借机哄抬物价、造谣传谣,严重影响了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序进行。作为企业有义务配合政府防控工作,加强安全管理。一旦出现防控不利的严重后果,企业将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是刑事责任的法律风险。故,企业须配合防控工作,避免意外之责。

2、合法诚信经营

经营者在销售口罩、防护服等物品时应当合法诚信经营,应避免以下行为:

1大幅提高售价、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或囤积居奇的行为这一行为将构成哄抬物价,将被市场监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情节严重的将被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如构成违法经营罪还将受到相应刑事处罚

2不按照实际情况描述防护等级、夸大防护效果及功能的行为。这一行为构成虚假宣传及对消费者的欺诈,不仅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承担退货退款并三倍赔偿损失的责任,行政机关亦有权对经营者处以金额二十万元及以上的罚款。

3发布虚假商业广告的行为该行为,情节严重的,将构成虚假广告罪,企业及直接责任人员均会受到相应的刑事处罚。

4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的行为。该行为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3、了解疫情性质

本次疫情属于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本次疫情的发生任何人都无法事先预见,亦具有不可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符合不可抗力的法定特征,理论上应当属于不可抗力。

4、就合同履行情况发出通知

受疫情影响不能履行合同的一方首先应及时通知合同相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其次应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同时应积极与对方协商对合同进行变更或解除。当事人一方因疫情影响不能履行合同的,另一方不能无动于衷,任凭损失扩大,应采取积极措施,减少损失企业可以根据情况,选择以下处理方式:

1)影响到合同正常履行的,企业可以要求免责。这要求不可抗力必须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间,如果在订立合同前已经发生了疫情或者在迟延履行合同期间发生疫情,不能免责。

2)补充或者解除原合同

对于暂时不能或部分不能履行的合同,可以要求变更合同、延期履行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对于全部不能履行的合同或者延期履行或部分履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合同,当事人可以要求解除合同。

5、合理支付员工工资

企业支付员工工资问题,人社局出台多种政策,需要研读支付,以往文章已做相关陈述,本文不再做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