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病毒的“撞名”引发的商业危机,有关啤酒、酒店!


   现如今的引起疫情的病毒被命名为“新冠状病毒”,我们一般人可能觉得这只是一个病毒的名称的而已,无所谓,但是当一些商业品牌与之撞名的话,或将遭到严重的经济危机。

   【科罗娜啤酒】

  「科罗娜啤酒」英文名为“Corona”,寓意“皇冠”。

  因为横扫全球的新冠病毒,英文名为“Coronavirus”。新冠病毒一转身,成了科罗娜(Corona)病毒(Virus)。

  现如今,这个曾经动人的名字让人们避之不及。

  虽然科罗娜品牌方不止一次强调:喝科罗娜不会感染新冠病毒!但都无法阻止民众对科罗娜(Corona)和新冠病毒(CoronaVirus)的捆绑联想。

  「科罗娜啤酒病毒」的梗,一度被网友玩坏,甚至还出了科罗娜同款防疫卫衣。

  关于疫情下会不会购买科罗娜啤酒,采访了737人。

  调查显示:

  有38%的美国受访者,表示绝对不会买这个牌子的啤酒;

  有16%,“不确定”;

  有14%,表示以前经常买,但现在他们去人多的地方,不会点科罗娜;

  还有4%的前·科罗娜粉丝,甚至表示自己再也不会喝科罗娜了……

  这2个月里,科罗娜的亏损高达2亿2100万英镑(约19.6亿人民币)。

       一个啤酒品牌,在家什么也没做,竟然背起了如此“锅”!

     【科罗娜酒店】

  Corona Hotel,营业了50多年的老牌酒店,一时间被Twitter网友说成,一听「科罗娜酒店」的名字,就觉得好可怕。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为了让住客感觉到“安全”,连酒店里的玩偶都戴上了口罩。

  你可能觉得很不可思议,但你回想一下,国内一个月前「兽用双黄连」和「双黄莲蓉月饼」被一抢而空,不也是这个样子吗?

  这种心理让我们在没有道理的地方寻找道理,在没有意义的地方找到意义,在没有规律的地方发现规律,在没有因果的地方强加因果。

  营销大神艾·里斯在名著《定位》中说:任何一个名字,一个品牌,都是在抢占用户的心智。

  这句话,让我想到了一个学术平台——“中教数据库”。

  中教数据库是由中教汇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学术平台,那么为什么要起这个名字呢?

  其实我们都知道,搞学术教育的需要参考大量的数据,我们找参考总是喜欢找汇总的、量多的,这样可以省去自己再次去寻找数据的麻烦,于是寓意全名为“中国教育数据库电子库”。

  试想,我们在把自己的科研杜撰成文之前,谁不想看看之前的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文献呢?

  “名可名,非常名”,你对外标榜的任何一个符号,都会引发对方对你的定位,无论公司还是个人, 皆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