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人际关系时划好自己的红线
喻建国
处理人际关系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人们一觉醒来,张开眼就会遇到处理人际关系,而且立刻就有三条处理线自然地陈列在自己的眼前,一条利他,一条利己,还有一条损人。一般地说,人们基本上选择的是利己这条线。人们在考虑自己的抉择时,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把个人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把自己深深地置于自私的泥潭中,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追逐个人名利。在自己的行为中,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交织着利己思想、利己生活态度和利己行为准则。
利己思想也就是利己观念,它属于一种理性认识,人们存在于现实社会中,为了让自身能够在社会中更好地存在并展现价值,就需要突出自我和保护自我,利己也就突现其价值和功能。在人类的存在和延绵中,利己是基本观念。生活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生活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利己的生活态度所依赖的道德观和价值观都不是人类最上乘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其谋虑和企图也是偏向下的,生活中一切以自己为核为大为上。行为准则往往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应该方面,另一是不能方面。利己行为准则在应该方面表现为,凡利己的行为都可以开绿灯;凡不利己的行为都只能开红灯。凡利己的行为即可放开手脚干,凡不利己的行为绝对不能越雷池半步。
人们在生活中经常要遇到处理人际关系,一般地说大多数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都属遵循利己的。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有一条红线,莫损人。这条红线很多人都会划得很清晰,但也有一些人是划得很模糊的。
损人可以分成两类:主为损人,被动损人。对他人的平安存在、幸福存在和快乐存在自身自然地出现如鲠在喉,于是自己千方百计酝酿行动企图让别人的平安存在、幸福存在和快乐存在受到破坏,主为损人就此出招。常见的招式是用言语伤人,骂人,用尖刻的语言挖苦人,对别人冷嘲热讽,千方百计想出歪点子通过语言使别人受到伤害。被动损人出现在别人的存在影响自身获利时,为了自身受利不受影响,从而出损人之招。
损人是为恶的展现,损人是很坏的行为,损人还经常和罪恶沾边。损人的所有作为几乎都和罪恶有瓜葛。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千万不要走上损人的道路。这条红线要划得十分清楚,绝不越雷池半步。
划红线时要将善与恶高高擎起,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清醒地看到这条红线,才能让人不敢越雷池半步。多年以前我填了一阕词《善恶总报》调寄《苏幕遮》:“善行歌,人普颂,有利他人,自己常独乐。大度宽容映和谐,细润摩擦,尽去愁怨结。寿长生,行渐趋,报应登辙,账面清晰刻。善恶无一能混扯,善报平安,恶送天天涩。”其中的“有利他人”就是善的核心,善的效应就反映在“大度宽容映和谐”上,行善之人的最大回报就是“寿长生”。行恶之人最大的报应也在寿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