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正义媒体的公信力以及权威,尤其是新媒体,近几年很火的直播,视频等等;真的流量变现,金钱为王吗?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看看广西"电瓶哥"的事件,谁的悲哀,谁被杯具了,谁在消费谁?我们的三观何在,媒体必须要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感谢中广协4月20日的及时声明(全文如下):
中国广告协会关于加强社会化营销自律 促进健康发展的声明
近日,我们注意到有媒体报道和公众热议,周某因多次盗窃获刑,并在盗窃被抓获时称“不会去打工”而被网络关注,在释放时受到一些网红经纪公司迎接,有直播机构表示想与其签约。中国广告协会对某些网红经纪公司为“流量变现”而丧失道德底线、有悖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良好风尚、损害社会化营销产业业态形象的行为表示反对。对于犯法已经受到法律惩罚,重新回归社会,开始正常生活的人,社会应该给予接纳包容,但不应以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为卖点,以此博眼球、引流量,实现所谓的商业变现。中国广告协会倡议行业各类主体在运营中自觉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反对庸俗、低俗、媚俗,积极传播正能量,体现社会责任。
以短视频和电商直播为代表的社会化营销已成为经济发展新业态,对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形成强大国内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社会治理和规范发展方面也亟待加强。社会化营销业态要素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广告活动特征,带有强烈的广告活动属性,中国广告协会作为全国性的广告行业组织,关注社会化营销业态的发展,专门成立了社会化营销分会,积极推进行业自律。在倡导营销活动坚持正确导向,坚守道德底线的同时,中国广告协会将积极参与对社会化营销活动全方位的社会治理,探索全面有效自律机制,进一步提供自律公共服务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自治,出台行业自律准则、倡议,建立多维度指数的行业发展质量评估标准,抵制“刷单”、刷量、刷评价等任何形式的数据造假,对损害消费者权益、虚假夸大等行为进行公开点评,公布网红经纪公司及“网红”红黑榜单,促进社会化营销业态的健康发展,服务诚信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广告协会
2020年4月20日
事件回顾:
一、“精神领袖”?
4月18日,曾经的网络红人周某出狱,他曾经创造了“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等言论红遍网络,又因为长相与切格瓦拉相似而被称为窃·格瓦拉。他在面对采访时,对于打工当社畜的反抗,对于入狱的乐观,让其成了不少网友的“精神领袖”,他的这些行为多年以来一直被津津乐道。
而在窃·格瓦拉出狱之前,他就已经被大批媒体盯上,并快速登上微博热搜,微博热搜阅读目前已经超过8.1亿。
在更早的时间,关于窃格瓦拉的问题就成了知乎的热门问题,浏览量超过千万,问题中窃格瓦拉的称呼赫然是“精神领袖”。
有媒体报道,在周某出狱之前,就有多家网红公司排队等着他签约,还有人现场就开出200万签约费,抖音上疑似周某人的账号粉丝已达173万。
一个因抢劫和偷窃而入狱的人,本是不入流的,却为何会如此地受到媒体和网络的追捧,甚至可能迅速成为网红赚大钱?如果周某成为网红,算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那么普通人要不要效仿他?
二、“出狱即巅峰”?
近期网络上非常火爆的消息是被网友称为“窃格拉瓦”的周某出狱,获得30余家网红公司邀约,甚至还有很多网络平台守在监狱门口等他,可见周某声名远扬、自带流量,许多明星是出道即巅峰,但是对于周某来说,那就是“出狱即巅峰”。
5年前,因盗窃电动车被抓的周某在面对电视台采访的时候爆出了惊人语录:“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这一下子让他红遍全国。但是走红后的他面临的却是四年多的牢狱之灾,这已经是他第四次因盗窃被抓了,直至2020年4月18日出狱。
周某出狱的消息早在半个月以前就在网络媒体流传,网友们纷纷表示在网红经济时代,周某完全可以靠流量致富,再也不用偷电动车了。出狱当天,前往监狱迎接周某的除了他的亲友,还有那些开着豪华跑车的网红经纪公司人员,有的公司直接开出200万的签约价格,不过最终还是让他们失望了,据监狱管理人员介绍,周某已经被户籍地司法所接回。
未来周某会不会进入直播行业还无法知晓,但这个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在网红经济时代,流量、知名度就是钱,很多人对直播经纪公司追逐周某的行为感到愤慨,认为一个入狱四次、满嘴负能量的人怎么能够成为网红主播呢?
三、必然消亡!
01、 追逐流量是媒体的天性
不管你信不信,一个事实是:追逐流量是媒体的天性。对于信息内容行业来说,有注意力才有经济,而窃·格瓦拉正是那个创造注意力的人。注意力经济的崛起,还要从廉价报纸的诞生说起。报纸最早是一种服务于高端人群的产品,在20世纪30年代,纽约市最为权威的报纸是《信使晨报和纽约问询报》,这份只有4页内容的报纸发行量只有2600份,售价高达6美分,在当时它属于一种奢侈品,它们主要面向的是纽约市的商业与政治精英,报纸的信息也严肃而有限,大多数纽约普通人根本不读报纸,当然也读不起。
当时只有23岁的本杰明·戴想出了一个创意:发行售价只有1美分的报纸,他有信心能比那些卖6美分一份的报纸吸引更多的读者。但这个创意充满风险,他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报纸,就必须想办法通过其他方式获得更多收入,这个方式就是——广告。购买报纸的读者实际上是他的产品,他要靠售卖用户的注意力去获得广告费。报纸需要通过免费事物来吸引注意力,然后获得高发行量。激烈竞争之中,越是夸大其词、耸人听闻、肆无忌惮的另类内容,越是可以吸引注意力,也就能获得更高的发行量和收入。所以报纸自平民化以来,便背上了追逐流量的宿命。
报纸之后的媒体大多没有逃脱这个宿命,你可能还记得门户网站时代,流量最高的不是政治、经济类新闻,而是娱乐、八卦甚至各种香艳、情色擦边球信息。今天充斥在各大新闻APP上的信息几乎同样如此。低价的报纸只能靠售卖广告赚钱,因此它必须创造吸引流量的内容。在“免费”概念成为趋势之后,免费的内容唯一的收入就是广告,因而它同样需要吸引流量,结果自然是什么火、什么能吸引焦点,媒体就写什么。
02、 娱乐至死的视频时代造就另类网红
视觉化媒介的出现改变了这个现状,它让美国逐步陷入娱乐至死的年代,当然它对全球都是如此。麦克卢汉说的“媒介即信息”,很多人并没弄明白它到底意思。比如很多中年大叔写文字,读者会觉得写得好,成了作者的粉丝,而一旦这些作者开始拍视频,很多粉丝立马脱粉。我初中时看池某的小说,那时觉得作者一定是超凡脱俗的女子,某一天在电视上见到真人,心灵受到重重一击,再看她的书时完全没有当初的感觉。
如果媒介是纸张,那么信息只是文字,如果媒介是视频,那么信息不仅包括创作者创作的内容,还包括作者自己。漂亮的人创作好内容,丑人创作好内容,是不太一样的。如果将窃·格瓦拉放在纸媒时代,顶多有媒体报道《周某偷电瓶车被捕,声称“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就这样的文字是不可能火的。而在视频时代,窃·格瓦拉在被捕时轻松的表情,略带魔性的口音,与切格瓦拉同款胡子,再加上他的金句,这些一起才造就了周某在网红的大火。
同样曾经因为抢劫入狱,口出“必须喝大力”的大力哥也是因为一段视频走红,2017年他在快手上有60多万粉丝,据说每月收入在2万以上。如果让大力哥出狱后写文章,他势必写不了,正是“娱乐至死”的视频时代造就了这样的网红。
偶尔也会听到,像窃·格瓦拉、大力哥这样的事,不会在美国出现。事实是这样吗?2014年美国人杰里米·米克斯因非法持有武器、在街头实施恐怖活动等等六项重罪而被加州警方起诉入狱,米克斯的入狱照被传到网上后,因为照片太帅迅速引发热议,成为网络名人。不少网友认为他应该当模特。
今天是自媒体时代,支持网红的经济公司、MCN比单纯的视频媒体在利用注意力上更进一步,媒体可能报道一下,等热度消失了,也就没什么声音了。而这些支持网红的经纪公司、MCN等是要用他们的注意力去直接赚钱的,通过拍视频、直播,将他们的剩余价值消耗殆尽。
03、他曾经的“走红”,只是一时的调侃和笑料
这些另类网红的生命周期也不会太长,他们并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只是消耗自己意外走红带来的注意力。大力哥在快手上的新号,内容稀少,互动惨淡,他基本上已经被遗忘了。曾今看到周立齐“意外走红”有的人还眼红了,有的”粉丝“还在热捧他。可是,“网红”这条路,对于只有小学文化的他,真的就那么好走吗?人人都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可是天下有免费的午餐吗?对于周立齐这样魔幻的境遇,有些人觉得很讽刺:“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但是日子还长着呢,你一个大男人要生存,你靠什么在这个社会安身立命?
而在他之前,也的确有人这样做过。曾在2013年因抢劫入狱,后凭借"大力出奇迹"的视频爆红网络的"大力哥"赵金龙,就在出狱后走上直播之路。靠着和网友唠嗑、讲段子、拍视频,直播的工作实实在在为他带来经济收益,也让他终于能养活自己。
(图说:直播中的大力哥)
同样没有良好学历和工作,"我要是有钱也不会走这条路。"大力哥在直播后也反思过,"除非自己有真本事和好作品才行。"但周某需要明白的是,即使真的效仿"大力哥",也不能靠着自己之前这些"走红"的言论再次试图不劳而获,对于很多围观的网友来说,他曾经的“走红”,只是一时的调侃和笑料,其价值观也不可能真的被认同。(未完待续,版权归彭小东导师所有,违者必究!关注媒无界微信公众号并查看历史消息,更多原创实战干货精彩分享!欢迎转发,敬请注明作者及出处,更诚挚的邀请您亲临彭小东导师《品牌竞合力》及《打造中国实战狼性广告销冠特种兵》(2020年3.0升级精华版)和《打造疫情后中国广告销冠全员战狼赢销力军团》(5.0特别升级加强版)课堂;聆听彭小东导师现场原创实战实操干货精彩分享及演讲 还将免费获赠广告销售百问百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