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悖论
1、人类从语言诞生的那一刻,就为自己建造了一副桎梏。语言框定了人类表达的范式,更是限定了人类思维的边界。人类通过语言建立了文明的基础,语言也成为人类文明的基因。同时,人类也永远地披上了“文明”的枷锁 —— 人类的进化过程,正是这套枷锁愈来愈重的过程。
2、人类没有勇气,更没有动力抛弃语言,抛弃语言,意味着人类自身意义的丧失 — 那是人类对于自身(作为宇宙间一种文明的主体也是本体的)彻底的否定。
3、然而人类还要寻找什么生存之外的意义呢?生存本身似乎比语言的集合范围更大一些,但那也只是多和少、大和小的概念,不是两个世界,更不是两种状态。
4、人之为人,正是因为人将自己限定为“人”,即使,“人”并非只是人类属性那么简单。这一点,上帝从来没有告诉过人类,但人类从千百年来对于上帝的信仰和怀疑彼此交错的“文明”过程中已经隐约感到了这一点。我猜想,在上帝的观念中,人之所以为“人”,并非因为世俗的使命,否则人类为何要经历那么多的挫折、苦难、死亡和竞争,却还要不断进化,只是以使上述这些经验更加强烈和丰富呢?
5、人类在不断地猜想上帝存在的理由和目的。这也是人的悖论之一。—— 假如人类通晓上帝存在的意义,那么还需要什么唯一的主宰呢?
6、人类与不可知,正如镜像的内外,从任何一个方向看到的,都是自身的映射。—— 人类以这样的思维看待不属于自身的一切。
7、这同样包括每一个个体看待他人以及与他人的关系。“觉悟”了的人最终只能认识到,他(她)所认识和经验的世界,实际上仅仅是因为他(她)的存在而存在,除此之外的意义都是虚妄。到了“觉悟”,人便遇到了所有可知的边界,再也无法前进任何一分。
8、宗教仍然能够通过文字和语言传承,正表明宗教中的人性。上帝和佛性都是通过人性作为接引之态而影响世界的。也是这样的缘故,宗教还没有解决人之为人的悖论。
9、唯有充分地认知上帝(或者“佛”)的绝对不可知,才有可能让人类实现真正的自由王国。可是,如何认知?人类并没有一个机缘可以完全而彻底地摆脱语言和通过语言而进行思维的桎梏 —— 不,不,这不是因为无法用语言(包括文字)表达,而是正因为我们必须而且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包括“无知”以及对于“无知”概念的建立和理解)。
10、艺术能够让人类摆脱吗?答案大概是否定的。艺术仅仅是一种形式下容易理解但难以掌握的语言 —— 所有人类试图表达的愿望以及实现,都能够溯源到对于语言的根本需求和发展。
11、死亡算是一种终极的解决方式吗?所谓“解脱”,很可能比“摆脱”还要纯粹和彻底。但可惜,我们对于死亡的无知甚于对于上帝的无知。“解脱”往往还是因为“生”的时候的动机和愿望,根本与人类自性的悖论没有关系。况且,人类需要”摆脱“的,远不是知觉和认知那么简单。
12、人是目的。只是语言意义上的”目的“与这里所谈到的”目的“虽没有文字上和理解上的差别,但我想,如果从不可知境来观照,这里所说的”人是目的”大概是仅有的不以人类语言所框架的思维方式进行的表达。
13、人,之为悖论,还在于“人”本身,和所有的语言元素和组合一样,必须通过“概念化”之后,才能被定义,被解读,被运用,从而达到将一个概念与实体合二为一的目的。
14、在这里,即使是“概念”、“实体”、“目的”,也同样需要“概念化”的过程 — 创造逻辑的造物最终也为自己戴上了逻辑的镣铐,且愈来愈重,终究会压垮人的本性。
15、人类的知识和智慧越是更多地累积,就越是无法观照到创世初期的进化起点和从无到有的过程,也更无法回到或者悟透作为“人”的本质。这是何等的绝望和悲哀呢?稍稍能令人感到心安理得一些的是,“绝望”和“悲哀”也并非是人的本性所在 — 它们不过是众多(Enormous)游离于本性外的“概念”中的其二而已。
(TO BE ENDED)
Updated:20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