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随意评价


切莫随意评价
喻建国
唐·元稹《竞渡》诗有曰:“延绵復几岁,逮及羲与轩。”唐·唐彦谦《春草》诗有曰:“天北天南遶路边,托根无处不延绵。”清·洪升《长生殿·觅魂》有曰:“保洪图社稷,巩国祚延绵。”存在在形态上的延续,即为延绵。
持续地占据着时间和空间的事物或形态,能够意味着有和没有消失的可及,即存在。客观世界中所出现的一切均可冠以存在。能被人感知能给宇宙带来影响的可及,那就是存在。存在也可以泛指各种事物和现象。哲学上也认定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即存在。《朱子语类》卷六九有曰:“只是这箇道理常常存在。”清·顾诒禄《满庭芳·芍药》词有曰:“廿载音尘如梦,风流散,半没荒烟,空存在,青袍未换,霜鬓杜樊川。”《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有曰:“辛巳,诏:陈瓘自撰《尊尧集》,语言无绪,并系诋诬,合行毁弃;仍勒停,送台州羁管,令本州当职官常切觉察,不得放出州城,月具存在申尚书省。
所有存在最重要的保有就是存在的延绵,实际上存在的延绵即存在的生命展现,某一存在若没有了延绵,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人的个体是一个存在,人的个体如果失去了延绵,也就等于人的个体的生命结束了。
一个人作为一个存在最重要的也就是这个人的延绵,即这个人的寿命。对一个人来说,没有了延绵,一切都不再有意义。养生的学问也就是研究一个人能够获得最长期延绵的学问。
一个人的历史一般都是在这个人的生命结束以后盖棺定论,但是作为对存在的研究,一个人生前的存在是有多方面影响的,作为对一个人的历史的研究一般都只能从对这个人的存在的某一方面做出研究。也就是对这个人在延绵过程中的某一个方面做出研究。因此呈现在人们面前的一个人的历史都具有很大的片面性,从历史上了解一个人其实是几乎完全失真的。
譬如,人们如果要研究我的历史时,我有我的从事教育史,我还有我的从事心理调适的历史,此外我还有我的家庭史,我还有我的社会接触史,我还有我的音乐史,我还有我的家族史,我还有……只有把所有这些史全部囊刮了,才会有对我的历史全貌的一般显示。我不是什么历史人物自然不会对我进行这样的研究,即使对很重大的历史人物的研究也未必就研究得如此细腻,所以即使对很重大的历史人物的研究也是研究得很片面的。

由此看出,我们平时怎么能够随意去评价一个人,在那里滔滔不绝地评价别人的人绝对是非常可笑的人,这种人显得何其愚昧,认识何其肤浅。真要让人对某人说两句,那就只能在做出很多限定后稍稍谈一点自己的所见。愚见可笑,只为一献,触及一点,全貌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