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以史为镜可知兴替(7月12日)
通常研究世界的视角和角度不同,不同的史观拥有对世界也会有不同的解读。历史观有很多细分,有阶级史观、文明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英雄史观。
阶级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段中不同时代的主导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期的影响。主要观点是各个阶级为了适应自身发展对原有统治阶级开展了革命,开创了新的历史时期。
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文明史观的基本特征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从现实追溯历史,从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人类历史是如何传承的,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以文明类型为研究的基本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当上层建筑及其生产关系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的发生变革。在阶级社会里,人类社会这一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
全球史观的基本特征,是将整个人类历史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欧洲,也包括广大亚非拉地区。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名著《全球通史》中对全球史观做了如下描述: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全人类,而不仅仅是欧洲人或是非欧洲人。全球史并不等于国别史或地区史的简单相加,而是重在揭示不同地区和国家历史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人们都说“英雄创造历史”,也有人说“历史塑造英雄”,更有人说“人民创造历史”。不管哪种说法更切实,我们总是可以看到,英雄可以影响历史走向,同时英雄又很可能会成为某种力量的工具和武器,难以掩盖悲剧的命运而令人扼腕叹息。
我们总是感觉自己肩负使命,却又需要克服一个又一个的艰难险阻。最终我们都不过是凡夫俗子。
贞观之治的名臣魏征说“以史为镜可知兴替”,当今研究历史更会让人有传承之责任感。历史总是会给人厚重感,会让人背负沉重的负担,同时也担负着传承的责任。有人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但是总背负着历史的包袱,就如驮着重重的壳的蜗牛一样,负重前行自然难以加快速度。面对历史会让我们的存在更具有价值感。我们都会把某种特定的东西传承下去。比如仇恨与感恩,比如糟粕与成就。
曾经有伟人感慨,“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后人加上了半句“但归根结底会是那帮孙子的”。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打在沙滩上,这些话总是会让前辈强化紧迫性,即使再留恋,都必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虽然客观,但是也很残酷。但春宝又在后面加上了一句“最终的决定权是那帮孙子的媳妇的”,因为孙子媳妇们的素养决定了家族是否安宁,家风是否能得到传承,是否能孕育有出息的后代。
得到什么样的“孙子媳妇”,是受到很多因素影响,很多时候不单纯是调教,也取决于天意。除了做到听天由命,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我们也没有更多的选择。
历史不仅可以让我们认清现实,而且可以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人类并不总是在进步,历史都是满足人性,并以褒扬的词汇来形容,其实本身是可以用中性词或者贬义词的,比如用进取去形容贪婪、用进步去满足懒惰;用理性去形容恐惧。
从什么视角看待历史,决定了影响我们世界观形成的决定因素。对历史的态度决定了我们对别人的态度。形成世界观的基础。比如对历史上的朋友与敌人,入侵与战争,世仇何以能解开?
不要纠结于自己的过去,英雄不问出处;更不要纠结于当下的疾苦,因为当下总是会过去,而成为历史。我们要注重追求并构建自己的未来价值。即使你出身寒门,即使你现在穷困潦倒,只要能有不平凡的未来,照样可以傲视群雄。
我们关注历史,但历史仅仅意味着过去;我们关注当下,当下的状态与感受决定我们的生活品质;我们关注未来,有未来才会有希望。但是我们最值得关注的是未来。
不管是历史还是未来,再神再仙都仅仅是传说。只有给人一个依托于当下的动力。让其得到现在才有可能得到未来。所以不要活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更不要活在未来的虚幻之中,放弃个性融入群体,找到大企业把自己“包养”起来。
包养是稳定的生存状态,能被包养也是本事,能持续被包养更是难得的状态。
所有的历史都是谈资,历史无须求真伪,但很多人却又在去伪求真,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说明道理,是以史为镜去知兴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个人都在为历史上的自己去辩解去洗白,每个人都在试图证明自己从历史上所得到的结论,比如树立自己的偶像,为自己的偶像辩解;似乎一旦偶像的人设崩了,自己的根基也将不再!
但历史无法改变,我们却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注解历史,为历史提供注脚。还是那个“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关系问题。除了归纳总结历史规律“知兴替”之外,无非就是证明自己的学识渊博,态度严谨,正宗正派等等,为自己提供标榜。即使很勤学,都未必是有效的。
我们终将成为历史。未来终将成为现实。一切假设都有成为现实的可能性。
贾春宝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