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落有致竟然变成了一个法宝
喻建国
错落有致反映存在的呈现虽然布局参差不齐,毫无章法,但仍然能够带给人们无限情趣,给视觉带来颇多好感,此词语初见于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遍山皆青皮古松,不下数百株,太湖石亦高低错落有致,异鸟飞翔,咔音木杪,真蓬莱仙境也。”
在现实世界中其实错落有致是最广阔的常态,整齐划一,布局齐整,皆为特殊状态。在现实世界中的一个群体,一个市镇,一个地区,绝对是错落的,不可能是整齐的,划一的。这一点关乎人们对于存在的认识,有一些人他们对存在经常具有整齐的要求,划一的要求。为此就带来很多麻烦和纠结。在局部时空中可以按照要求做到整齐划一,但是在广阔时空中万万不要企求整齐划一,那是违背存在规律的。在广阔时空中的存在只能是错落有致,这是绝对常态。
个体在局部时空中对于整齐划一有过高的要求常常会为自己的生活带来很多麻烦,我遇到过一位中年人,他在家中对于各种物件的摆放都有整齐划一的严格要求,这一来在家中经常会引起纠葛,因为家人们对于这样的整齐划一觉得过于麻烦不愿配合,纠葛也就因此而起。我对这位中年人做出引导,让他认识错落有致,认识错落有致的常态根基,他幡然大悟,从此在家中和其他家庭成员因为要求整齐划一的矛盾冰雪消融。
在某些相对时空中,整齐划一是必须的,是绝对需要严格做到的,譬如在军队中,在部队的相对时空中,武器摆放,被褥折叠,武器运作,绝对是需要整齐划一的,否则要出大乱子。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中,机械放置,生产流程,运作程序,都需要严格遵行整齐划一的操作规范,绝对不能有丝毫马虎。
个体对于自身感觉器官的感受要融入错落有致是常态的指导观念,树立了这样的观念之后,一眼望出去,就会觉得常态中的各种各样都十分美丽入眼,合乎要求,否则就会觉得处处不入法眼,万分不适,就像埂喉在口,喘气都困难。
个体对于自身感觉器官的感受融入错落有致是常态的指导观念之后对于个体悦纳心态的建立是很有价值的。个体在身处的环境中由于具备了这样的指导观念,对环境的悦纳就无需通过心理调适,悦纳会很自然地莅临。
高高低低,方不方,圆不圆,扁不扁,突厄乱处,杂堆一方,横七竖八,满目疮痍,在一定时空中也可把它归为错落有致,而不让个体的心境蒙受悻纳和抗納之祸害。此时错落有致变成了一个法宝。
高高低低,细细分析,这样的高高低低恰恰是恰到好处,不胜奇巧,真乃神工巧匠之运作;方不方,就是绝妙的方;圆不圆,就是奇巧的圆;扁不扁,细细分析真是绝对美妙的扁;突厄乱处,真是艺术的灵思妙想,叹为观止;杂堆一方,布放得何等抽象,当今抽象派的大师都会叹服;横七竖八,其中有哲学的内涵,有艺术的魅力,有未来的无限期盼;满目疮痍,希望在其间满满地储备,未来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