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党军谋
不高的个头,方正的脸庞,有力的步伐,风趣的话语,蒲城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党军谋身上,有一种天然的亲和力。2020年8月,他捧回了沉甸甸的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先进个人奖牌。全省获此殊荣4人中,他是唯一一名县级先进个人。荣誉的背后凝结着多少心血和汗水!
机关建设焕生机
2016年6月,党军谋被组织调任县文体广电局党委委员兼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上任伊始,工作经费严重不足,机关运转困难。全大队22名工作人员仅有三间办公室,有的同志因为没有办公桌颇有怨言,有的同志迟到早退习以为常,有的同志因长期旷工受到组织处理。
面对人心焕散的被动局面,他意识到,铁的纪律和制度约束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他从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入手,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同时开展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和解决干部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对后进干部言之以情,晓之以理进行帮扶教育。很快,机关干部纪律观念明显增强,迟到早退、无故旷工现象彻底遏制。
为了凝聚工作合力,他利用周末时间组织干部赴照金、习仲勋陵园重温入党誓词,接受红色洗礼;适时组织开展爬山活动,既增强了干部体质,又弘扬了团队合作精神。2018年,在全系统组织的“三八巾帼建功立业”演讲活动中,单位两名同志在他的动员、指导下,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
党军谋认为,文化是机关的灵魂。为此,他争取工作经费,改善办公条件;同时策划、制作以“敬业、忠诚、合作、自动、自发、负责、积极、进取、注重效率、善于沟通”为主要内容的励志牌匾,悬挂于机关显著位置,为打造一流团队营造氛围,成为全县文化旅游系统机关文化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党军谋曾在组织部门工作,有着丰富的组织人事经验。为了让机关人才脱颖而出,2016年10月,他协调组织、人社部门率先在文体广电系统进行竞争上岗,通过干部竞争上岗演讲和邀请组织、人社和有关方面的领导评委打分的形式,确定了11名中层干部岗位,在全县事业单位开创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干部任用管理先河。
2020年,根据中省市文化执法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在他的领导下,加大执法干部的优化组合,充分考虑个人想法,工作需要和家庭情况等因素,逐一谈心谈话,重新设岗定责,让想干事的人有平台,让家庭困难有效化解,让进退流转符合客观需要,不断激发全体干部的工作热情。
通过不懈努力,机关面貌焕然一新,干部人心稳定,团队精神、凝聚力明显增强,团结奋进、创先争优、干事创业的正能量处处皆在。单位干部梁燕荣获全县“三八建功立业”先进个人、邓义军荣获全县“最美家庭”称号、杨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进事迹被《渭南日报》宣传报道。
文化市场百花开
党军谋上任之初,正值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之际。面对不断萎缩的文化市场前景,大部分经营商户经营困难,业不负债,个别经营单位连给员工的工资也无法兑付。
如何繁荣文化市场,创新文化市场监管机制?带着这一现实课题,他深入全县120余家文化经营单位调查研究,在掌握一手资料和实际情况后,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把文化市场经营商业理念及时注入文化市场规范化监管理念,由过去单一的管理型逐步向服务型与管理型相结合转变。
他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向商户推广他在招商局工作期间的招商引资工作经验,向文化旅游经营单位大力推广苏州、杭州沿海城市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先进做法。他说,保障文化市场的持续繁荣和发展,重点在于转变思想,转型升级,拓宽渠道,融合发展,为此必须提高执法的效果。
在对全县文化旅游市场网格化监管中,他把市场划分为文化、文物、旅游(体育)和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四大类,由四个中队分片包联,责任到人;建立基础台账和巡查台账,每月巡查两次,确保“监管+服务”模式全覆盖、无死角。
2017年初,他因地制宜在全市提出了文化市场资源共享“商家联盟”活动,提升规模,抱团发展,并适时召开现场推进会,邀请县广播电视台、蒲城网站等媒体予以文化产品宣传推介报道,向全县市民推荐健康、文明的文化产品。他还通过“绿色网吧”“绿书签”等活动的开展,设立试点门店,通过办理会员、实施优惠价格以及在黄金时段半价让利或者免费有序开放网吧、书店的形式,让文化惠及群众,让更多消费者及时了解和认识蒲城文化产品,既繁荣了群众文化生活,又拉动了文化市场消费。金马网咖负责人秦亮动情地说,通过开展创新型的网吧转型升级和商业联盟活动,我们增加了服务项目,提升了服务质量,增加了经济收入。
为了促进文化市场助力脱贫攻坚主战场,拉动市场消费。在蒲城县开展的消费扶贫活动中,今年10月份,他组织安排了30多家商户深入单位包联荆姚镇郭集村,现场购买了贫困户2万余元的农副产品,并为村上蒲馨超市捐赠价值5000元的商品。在全市文化惠民优惠劵活动中,他组织全县商户发放4000万元的文化大礼包,签约资金总额名列全市第二名。
党军谋说,监管只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为了蒲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我要努力创建一个健康有序、清朗文明的文化大市场。
守土有责风气正
“扫黄打非”是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和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党军谋带领队伍勇过“人情关”“宣传关”“整治关”“机制关”和“示范关”,守护一方净土,营造风清气正的地域文化环境。
2018年,在全省“扫黄打非”督导检查中,检查组发现个别娱乐场所存在播放违禁曲目的违规行为,在案件的查处过程中,他顶住亲朋好友的求情和有关方面的干扰和压力,坚持原则,秉公执法,确保了案件查处到位。
党军谋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为契机,把“扫黄打非”的宣传教育作为构筑防范体系的切入点,宣传、整治相结合,形成声势,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连续三年,他全方位、多渠道将“扫黄打非”法律法规汇编成册发放到经营单位和群众手中,强化经营单位行业自律意识,不断提高群众“扫黄打非”法律法规知晓率。作为蒲城县委党校的兼职讲师,他发挥所长,经常为基层和商户进行法规政策宣讲,还亲自编写了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快板《扫黄打非谱新篇》,联系县戏剧学校编排,在全县巡回演出,收到了良好效果。
为了深入推进“扫黄打非”专项斗争,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综治办、公安、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加大执法检查的力度和频度,连年组织开展“扫黄打非”秋风、净网、护苗系列行动和舆论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在每年中小学开学之初组织对全县出版物市场进行专项检查活动。 4年多来,蒲城县共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8000余册,非法音像制品1810余盘。
实践中,他大胆创新工作机制。将“扫黄打非”工作触角延伸到文化娱乐场所,在全县网吧、歌舞厅、酒吧、KTV、音乐茶秀和影剧院、营业性演出场所建立“扫黄打非”承诺机制。在每个经营单位设立“扫黄打非”警示标志;他指导奉先街道组建了街道、社区两级覆盖的“扫黄打非”工作机构,将“扫黄打非”融入网格化管理,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为了建立完善工作落实机制,他多方争取县委、县政府的重视和支持,由县“两办”牵头成立督查组,对各镇(街道)“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进行督查落实。2019年10月,市局督查组领导在暗访蒲城“扫黄打非”工作后感慨地说,“蒲城暗访的情况比有些县明查的还要好!”
在“扫黄打非”基层站点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他指导兴镇把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整治工作纳入农村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范围,通过“疏导、收缴、固守、巡查”四位一体的监管整治模式,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依法取缔游商地摊,确保辖区学校周边出版物市场平稳有序,该经验被陕西省“扫黄打非”办公室在全省推广交流。 2017年,陕西省、渭南市“扫黄打非”进基层现场推进会相继在蒲城召开。2019年,兴镇被确定为国家级“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党家村和西府社区被评为全省“扫黄打非”示范村(社区)。通过示范带动,为推进全县“扫黄打非”全覆盖提供了宝贵经验。他先后在陕西省“扫黄打非”现场会和渭南市、咸阳市、延安市和榆林市“扫黄打非”推进会上进行了经验交流。
成绩永远属于过去。正如党军谋的微信名“阳光凡人”一样,他正在平凡的岗位上,用满腔热忱践行着一名文化卫士的使命和担当,为清除文化雾霾,打造蒲城晴朗天空,守护百姓精神家园奋力创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