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1976)年:
图 一
永陵按: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称立冬,是时开始气候渐趋寒冷。
王伯谷有“立冬”诗云: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
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按伯谷名稚登,明之武进人,著有《佩文斋咏物诗选》①。
董剑秋有“九月二十九夜作”诗云:
山高复水深,秋去何处寻?
长夜人尽寐,与谁话此心。
空阶弄清响,落叶下疏林;
独立发遐思,微寒薄我衿。
按剑秋名威,清之武进人,著有《一沤集》。此诗亦咏“立冬”之作。
【注】①《佩文斋咏物诗选》全称《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 佩文斋是康熙书斋名,故址在圆明园内的畅春园中。康熙(1662~1723)时许多内府刻本和御命编纂的一些书籍即冠以“佩文斋”。疑原文“著有《佩文斋咏物诗选》”,会是“选入”之误。王伯谷(1535~1612)系明末之人,其诗才可能“入选”《佩文斋咏物诗选》。
戊午(1978)年:
图 二
永陵按:
蔡锷(1882~1916),原名艮寅,字松坡,署奋翮生、击椎生,湖南邵阳人。民国四年,在云南发起护国军,揭穿袁世凯假造民意自称洪宪皇帝丑剧真相。不幸因病赴日本就医,以卅五岁大有为之年,竟于民国五年本日殁于东京福冈大学医院。当时流传有小凤仙之两副挽联。
其一曰:
不幸周郎竟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
其一长联曰: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哪①堪忧患馀②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燕支③,自伤④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注】
① 哪,原文“那”。
② 馀,百度百科·小凤仙条作“余”。
③ 燕支,(据查《汉典》)悉其为多义词组:
1.草名。可作红色染料。 2.即胭脂。一种红色的颜料。妇女用作化妆品。亦用作国画的颜料。
3.泛指红色。 4.指美女。 5.喻鲜血。 6.古剑名。 7.汉时匈奴王单于正妻的称号。 8.山名。
9.泛指北地;边地。
(搜索:“百度百科·小凤仙”条“个人作品·两幅挽联”)其二:
万里南天鹏翼,直上扶摇,那堪忧患余②生,萍水姻缘成一梦;
几年北地胭脂,自悲④沦落,赢得英雄知己,桃花颜色亦千秋。
④ 伤,百度百科·小凤仙条作“悲”
本按:百度百科锁定了“燕支”为“胭脂”。下联“北地胭脂”而对上联“南天鹏翼”值得商榷。
附录一:(黄增芳先生是日记云)
立冬,在民间谓之“冬补”。中药房配有成药,买回炖鸡、鸭,余家人共食进补。据西医分析:“无非是乘‘冬藏’之机服用高营养食品而已。过去农业社会称之‘补’。”;有人劝导:“纵使是‘冬补’不可为‘口福’毫无限制,(否①)则糟了,‘胃空’总是对的。” (注:经校核输入文字与原手写字无异)
己未(1979)年:
图 三
永陵按:
夏完①淳,字存古,小名端哥,江苏华亭曹溪人。幼承庭训,五岁通经史,九岁能诗文,卓而不凡,有神童之誉。壮烈不屈,堪为后世青年表率者,完淳应为有史以来之第一人。
清军入关,朱明近臣,了无节义,江南志士予以声讨,《讨贼大逆檄》一文即完淳手笔,时年仅十五而已。
因抗清被逮,押解南京,经略洪承畴劝其归降,厉声斥曰:“国亡身全,奈千秋后世骂名何?”遂于清顺治四年丁亥(1647)今日就义,时年仅十七耳。
【注】
① 完,原文误为“元“,改之。
0711 黄永陵 于知省斋 谨上
附录二:
吃生葱
南京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一立冬,老南京人就特别注意吃生葱了,以抵抗南京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南京人还常把“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这句老话挂在嘴边,为了入冬后的健康,南京人此时也学着北方人吃起了生葱。
0714发表 后,
突然感觉有异,查看竟将“立冬”误作“冬至”了。赶紧修改了,
同时,向最早点击的二十位读者表示歉意,请更正之
0815 永陵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