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祥裕风水团队走进福建尤溪 陶醉于灿烂夺目的朱子文化
曾祥裕 曾海亮
(温情提示:应易友要求,曾祥裕将于6月26日继续在赣州古城举办夏季第二期杨公古法风水传承班,报名正在火热之中,咨询电话和微信号13766307454)
近年来,曾祥裕风水团队多次走进秀美的福建尤溪 ,闲暇在县城散步时,友人问我:尤溪县的风水如何?基于深入的山水和古村落考察,我便欣然答道,尤溪旧时能出朱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家,现代又出了政绩卓著的高官,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尤溪,闻达于世,是因为它是朱熹的诞育之地,也是朱熹的过化之地。《崇祯尤溪县志》:“尤溪,万山之中,重冈复岭,重林茂树,岚风阴翳,旧称山洞。土瘠收薄,洞民多负气剽悍。后,晦翁生于其地,以化诲之,士遂知学。……向之剽悍者遂守分耕樵,而风俗日变矣。”

在近两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尤溪蕴蓄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潜移默化地传承着朱子学的传统,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人格观,体现在尤溪人的理想追求和生产生活习俗中。这主要表现在重农务本的经济思想、兴文重教的文化思想、清廉造福的为政思想、循理守礼的民俗传承和忠孝爱亲的伦理思想等方面。

千年古邑,人杰地灵。双髻山龙脉驰地,毓秀峰笔架擎天。宋代以降,文风蔚起。科甲首登第,翘楚属林积。文、公二山野烧,魁星天降。先哲朱元晦,圣学续传,理学思想朝野皈依;名儒郭居敬,序诗辑录,《二十四孝》妇孺皆知。遥想詹荣,靖边将领一腔豪气守关山;再看尤溪,抗日义勇四千热血溅沙场。帝制废,群雄起,村夫草莽卢兴邦啸聚绿林,叱咤风云,虎踞八闽占半壁;共和立,家园兴,巾帼英雄罗春俤领导姐妹,躬耕山林,跻身中央居一席。臧否人物,千秋公论。俱往矣,看今朝。航天将军,出征雄姿振寰宇;高考状元,锦绣文章励后学。文武双雄,俊彩星驰。煌煌乎,人文荟萃,举世瞩目.....

我在尤溪风水实践中,与林上昌老人一家结下深厚的情谊,林老身上充分表现出客家人热爱家乡、乐观助人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他虽是八旬老人,还坚守在青山,多年来为当地绿化做出了杰出贡献,是名声大振的“楠木王。
若你问我,对尤溪的感受,我会脱口而出说,它除了人文美外,还有其山水大美。

一首〈尤溪赋〉描绘其山水和人文之美:“尤溪星属牵牛,野分会稽。坐武夷之阳,拥戴云之阴,挽闽江作冠缨,揽日月入襟怀,若明珠辉耀于八闽中心。境域层峦叠嶂,山巍巍,林莽莽,如帷如屏。北枕五峰,南望太华。右倚乌石,左傍白岩。青山数不尽,烟雨迷蒙中。九阜、枕头横天际,蓬莱、罗汉耸云霄……五百里尤溪蜿蜒如练,亘古流,水汤汤。石器时代,刀耕火种,先民生息影渺茫。中原文化南迁,福建经略使唐修入山招抚,山洞酋长归大唐。开元二十九年,设县治,拓土开疆.....

沈河绕门汇闽江,青印抱户润田畴。舟楫竞渡,鱼跃鸢飞。河岸绿竹摇曳,翠岭清岚氤氲。生态优良,物华天宝。佳木秀,繁阴幽,古树名木,郁郁蓊蓊。八百年沈郎樟正盛年,一千岁银杏树可称王.....”
但是,尤溪在现代化进程中曾一度无序建设,整个老县城布局凌乱,城中建筑缺少规划。县政府(子山午向戊子穴,其水口为癸丑),后龙山被商品房占领,其萎缩在山下,左右皆是高楼;城中桥建设不当位,城中拦截,与一路形成直路直冲县府;右边山峰低处本有文昌塔,但是已毁;旧城街道窄小,交通秩序杂乱。
当我再次走进尤溪,惊喜发现尤溪变得更整洁和时尚了。我入住水东闽中大酒店时,俯瞰窗下夜幕下的紫阳公园的风光,彩灯窜珠,如一条灿烂的彩带;清澈的尤溪河波光粼粼,九曲桥弹奏着尤溪天翻地覆变化的乐曲。


此时,我想,时代在前进,我们各自的生活环境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面对环境的新变化,原有的风水格局也发生新的变化,风水轮流转,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为促进风水向更完美的境界转变。当我漫步在尤溪河边时,凉风扑面而来,让我浮躁的心此时沉静下来,扪心自问,我们所处的环境天天在发生变化,而自己这些年来又发生了哪些值得一谈的可喜变化呢?


朋友,请跟随时代前进的步伐,思想的脉搏与时俱进,别虚度年华,莫负这个时代赐给我们的机会和福利!
附记:
尤溪宾馆原旧衙门,现有“韦斋旧治”石碑位纪念。
“韦斋旧治”位于尤溪宾馆大门左侧。宋乾道七年(1171)朱熹回尤溪访先君子治尤旧址,即书“韦斋旧治”四字,该碑刻字迹清楚,保存完好。1982年,被县人民政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据《尤溪县志》记载:韦斋旧治“始建于北宋政和年间”。为三进单檐悬山顶式木构古建筑。首进为捕厅和监房,二进为韦斋旧治,三进为议事厅等,系朱熹之父朱松(自号韦斋)任尤溪县尉的办公居所,故尔得名。
朱松出任尤溪县尉,因自已秉性耿急,恐危害政务与治学,故效法西门豹佩韦自勉之意,二者为丰富自己的知识,效法孔子“韦绝三编”,广泛收集圣贤书籍藏于书斋,苦读深思,精心钻研,一旦国家招贤纳士,白已就又可应召效命,故尔将书室命名为“韦斋”,亲手悬挂,引以勉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