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时代主政赣州的卢光稠与风水大师杨筠松在赣州扩城以及营建城市排涝工程中作出奠基性贡献 功不可没 曾祥裕 曾海亮 (温馨提示:暑假正是静心读书升造好时光, 7月22日与8月26日,赣州举办暑假杨公古法风水学习班,咨询电话及微信号13766307454) 说起赣州古城排水工程福寿沟,人们提的更多的北宋神宗熙宁元年一名叫刘彝的官员,说他为了彻底根治城市内涝,主持修建福寿沟这科学的排水系统,让城市血脉保持畅通,以绝水患。 其实,营造赣州古城排水工程始于更早的卢王。 唐末僖宗光启元年(公元885年),南康人卢光稠起兵攻占虔州后,做起了土皇帝梦,赣南人民至今亲切称之为卢王,感恩他主政二十六年期间,启动了规模浩大的城建工程,规划建设了皇城、行政管理区域和军事重地,使城市面积扩大了1.48倍,达到3.05平方公里。 相传当时卢光稠邀请从长安南迁的国师杨筠松为扩城和治涝进行规划。 杨筠松发现赣州古城周边形制恰似乌龟;喝形为“龟城”。 根据杨筠松的建议,卢光稠“凿址为隍,三面为阻”,沿江修建了土城墙,并按照龟背的坡度,主持修建水渠。 这既能将城内污水顺利排出城外,又对洪水倒灌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于此同时,由于南面是陆地,卢光稠又下令在城的南面修筑土墙,开凿护城河。 护城河最宽处达12丈,互通章、贡二江,使3.05平方公里的古城四周被水体环绕。 由于从城的高点到周边水体的距离,加上龟背地形本身的坡度,使地表水、地下水,较容易排入周边水体。 所以,尊重历史,还原历史,我们不忘遗忘和忽视唐末时代主政赣州的卢光稠与风水大师杨筠松在赣州扩城以及营建城市排涝工程中所作出的奠基性贡献。他们为赣州古城建设所作的开拓性基础与贡献,功不可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