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宗小学我的人生逆境


曾经的尚文路龙门邨之一  

方彭

 

          朝宗小学我的人生逆境

  姑母是我最亲的人了,我虽寄篱人下,但並不歧视,她让我马上报名去读书,龙门邨周边有许多好学校,蓬莱路上的梅溪小学,学前街也有小学,白漾三弄过了中华路,那边还有私立景瑞小学,但因临近九月,过了报名时间,都已停止招生,经表哥的各方打探,只有朝宗小学,在大东门复兴东路口,解放后改为中华路三小,正由民宿改建成学校,工期延误,快到开学还没完工,但不招生要影响一年,所以还是赶紧招生了。考试 借在小南门的倉基小学,后改为中华路二小。当时私立学校还是能招生的,但我们是力不从心,只能进公立的国民学校。

     我家在小西门,要过大南门,小南门,到大东门三站公交路才能到校,一个九岁的孩子,每天早上去上学,中午回家吃饭,一天来回跑四次,姑父说:"太远了",姑母坚定地说:"让他去读书,乡下小人读书,就是要跑几里路,才能到校的,",就选定了朝宗小学,考试也录取了。

    我上学后,中午来回跑是十分紧张的,一下课赶紧跑回去吃饭,再跑回来上课,开始我是沿中华路的弧线走到大东门的,走了快半个老城厢,后来我从尚文路,转凝和路,转乔家路,转巡道街,转警厅路,再进入中华路,到学校走了曲折的直边,抄近路。

    我那么远来读书,学伴是没有的,我只能独来独往,被住在学校周边的同学视为异类。学校里同学也是分等级的,有的家长是权势者,坐汽车佩帶手枪,有的富裕家庭孩子总要寻机炫显,拿好吃好玩的东西来若你,我是贫困家庭的孩子,穿旧衣改过的服装,别人看了很怪,鞋子也只要好穿,不管性别,穷人家认为,"小孩只要吃飽,穿暖就可以了",但引来了别人的耻笑。他们都欺我这个乡下人,我能与之辯论,而且总是得胜,让他们无话可说,由此同学也把我称作小律师,在学校出了名。

      我爱打乒乓球,课间用二张课桌拼起来, 中间放个书包当网,就打起来了,除了第一我就是老二了,打得也可以。

    教室的里角,用木板隔出一个小房间,没封顶到天花板,是老师 的寝室,也兼作他的办公室,球总是往那屋里飞去,老師都能还给同学,我打进去过一次,老师 讨球,老师理都不理,门一锁走了,唯我不还,我也无奈,但那球是同学的,他要我赔,天呀!终年手中无零用钱的我,是赔不起的,只好被他骂了,但我也不知,这个老師为什么对我有成见?独欺我一人,可能我是贫寒家庭的孩子,他不喜欢。

    记得有一次,我得风寒肚痛,请了一天假,第二天早上来上课,同桌的章文俊兴奋地告诉我:"你这次作文可吃超了",超,优,中,可,劣当时的评分制,我说 :为什么?他讲:"你昨天没来,老师在课堂上表扬你写得好,还把你的作文读给我们听,叫大家向你学习,老师还去别的班,也读了你的作文。",我记得那篇作文题目是,"我过去的三个小朋友",写了在战乱中,我们各奔东西的故事,文中写出了天真的童趣,笃深的情感,人生的遭遇,老师认为我这个孩童,不可能对社会有如此深刻的认知。

     老师也过来了,叫我到他办公室去,他开口说:"你这篇作文是抄来的,我在别处见到过",把作文还给了我,批了个中,不是超,我的作文一直吃优,破天荒的第一次吃中,还写着:"似抄来?",太寃枉,太伤人了,我写的是乡下农村的亲身经历呀!我想哭出来,泪挂在眼帘上,咬着牙一声不响退了出来,我心中明白,他对我是有偏见的。

     朝宗小学是我人生的一段逆环境,但也锻炼了我的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