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态迁移
新村里沿街商业的业态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
西北牛肉拉面铺子外面的窗玻璃上都贴上了“旺铺出租”的字样;金铺也已经装修完成,真成了coming soon;正在装修的,还有一家服装店。
城头变换
新村这边多是些创意、创业型的公司,年轻人居多;这些年轻人和村里的老住户加在一起,代表着有限的消费力。
这边街上多是些体验型的业态,如舞蹈教学、创意、理发、餐饮、茶馆等,都是不完全依赖于客流的业态。
就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街上的餐饮也是能够勉强活着,就是其特性的证明。
当现在的餐饮退去,换成了零售业态,可以想象未来的生存更是问题——零售对于客流的要求要比餐饮高上许多。
周而复始
王老师评价时讲了他的思考:现在是找不到出路,有些病急乱投医的感觉。
现在将餐饮换成了零售,过一段时间不灵光,就再换回餐饮呗——餐饮比零售更熬人,并且不如零售显得有档次。
盒马超市的两家共用一个摊位,一家均价26元的还勉强活着,而那个48元抱着价的,已经关门大吉了。
本来他们的48元客单价就不被看好,再直接挑战26元客单的,就死得更是干脆——这两家都同属于只有小特色、而无大特点的餐饮铺。
做得稍有起色的商铺,多数都会选择提升、升位,于是在业态上、装修上下些个功夫,未来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就会更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2年中国的GDP增长速度是5.6%,高盛预计2022年中国GDP增速将放缓至5%以下,比之2021年降了不少,可以预见2022年仍然不乐观,我们更需要努力才行。
在此情形之下,寻找客户是最重要目标。
一定要反复问自己:咱们的客户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