琥珀潭日记140:临终诗偈


 琥珀潭日记140:临终诗偈

晏弘

历代高僧圆寂前,常常会将平生感悟,以诗偈的形式留示后人。这类诗偈大抵有两种:一是通偈,每句字数不定,句数不拘,以三十二字为一偈;二是别偈,每句二、三、四言或五、六、七言乃至多言,共四句为一偈。我最欣赏的两首临终诗偈,一是弘一大师的《君子之交》,一首是朴老的《明月清风》。

弘一大师(1880-1942),原名李叔同,民国中兴南山律宗之祖,著名书法家、文学家、音乐家。1918年,叔同39岁,出家于杭州虎跑定慧寺,拜了悟为师,法名演音,号弘一,同年受戒于杭州灵隐寺。1936年,闭关于厦门鼓浪屿日光岩,并向海外请藏经万余卷。其后,复于永春普济寺、泉州福林寺闭关。194210月示寂于晋江温陵养老院,享年63岁。

弘一大师临终留有诗偈《君子之交》: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君子之交》这首诗偈语言朴实无华,意蕴深厚广阔。心是随缘,强求不得,实相无相,无相实相,山水依旧,万象森然,真如自在,得意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定慧之法,亦复如是。

赵朴初先生(1907--2000)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爱国宗教领袖、原中国政协副主席、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诗人、书法家,人称朴老。朴老临终留有诗偈《明月清风》:

“生固欣然,死亦无憾。

花落还开,水流不断。

我兮何有,谁欤安息?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

在这首诗偈前面,朴老写下遗嘱:关于遗体的处理,我曾在二十多年前写过遗嘱,置书橱屉内,不知缘何失去,今尚记忆原文大概,再书之。遗体除眼球献给同仁医院眼库外,其他部分凡可移作救治伤病者,请医师尽量取用。用后,以旧床单包好火化。不留骨灰,不要骨灰盒,不搞遗体告别,不要说:安息吧。

诸行无常,时空无尽,无我利他,众生无尽,这就是朴老所倡导的人间佛教思想的真实写照。我兮何有,谁欤安息?哪里还有我呢?谁去安息呢?何以故?《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明月清风,不劳寻觅。诸法无我,随了佛缘,万法皆空,因果长存,佛缘不空。朴老临终八句诗偈有三个版本,最后以第三个版本传世。改“花谢还开”为“花落还开”,改“魂兮无我”为“我兮何有”,更见妙谛。据说最早朴老写的是“花开花落”,后改为“花谢还开”,再改为“花落还开”,更有新陈代谢、世道轮回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