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 于斐
当下,诊所经营从内部转向了全价值链。
这个转变最大改变是:以诊所为经营重心的时候追求的是成本、品质和规模,而以价值链为经营重心的时候追求的是服务、速度和顾客价值。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结合自身的服务经验并经分析总结出以下各级诊所做好营销的几种方法。
一、做好战略定位
没有优秀的诊所,只有时代的诊所。
今天的诊所管理者,一定是赢在学习,胜在改变。
现在,更多的诊所开始从战略层面尤其是品牌塑造上进行统筹规划,而一改以往注重内功忽略营销的做法。
著名品牌营销专家、蓝哥智洋国际行销顾问机构创始人于斐老师认为,随着国家医疗体系的改革,将引发新一轮医疗投资热。
一些医院从以往的朝南面孔到如今开始追求医患和谐的关系,注重信任和理解在双方沟通中的情感效应,以及人文关怀所体现的多元价值文化,无不表露这样一种信息,面对市场经济,只有在变革中求活,在竞争中突破才能真正拥有一方天地。
就目前来看,众多诊所如何准确定位,塑造品牌,提升形象,已成为战略层面上如何结合诊所实际,整合优势资源,根据市场客观发展规律所必须考虑的问题。
不是吗,当前一些诊所,由于其特定的专业性、技术性,绝大多数的员工潜意识中缺乏整体的市场营销理念和应对竞争的思想准备,在心态上往往较为机械被动,缺乏品牌塑造和商业意识,主动性和进取心缺乏,
就整个市场体系来看,诊所的营销,作为特定的组织形式,如何让患者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如何使服务理念进一步细分,并最终提供出有别于对手的差异化定位和个性化诉求等等,应作为战略明确后战术上完善的有机合成。
众所周知,诊所的品牌和形象体现在技术、质量、服务等各个方面,是诊所综合素质的体现。
诊所的市场营销其灵魂应该是两个字:
一是“参”,客户参与诊所业务经营,特别要在互动中给予客户良好的体验;
二是“感”,客户深受感动,诊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打动人心超出预期,使客户大为感动。
定位怎么找?
具体来说要对对医疗市场进行5个方面分析:
① 是调查分析当地疾病谱的构成,重点查清常见病、多发病的病种及发病率;
② 是调查分析当地现有医疗机构的学科情况,重点查清哪些学科已经发育成熟且地位稳固,哪些学科还很幼稚或者还是空白;
③ 是调查分析当地经济状况与人群构成,重点查清当地群众的支付能力,进入医保人口的比例;
④ 是调查分析当地医疗市场总量和发育程度,重点查清有无发掘的潜力;
⑤ 是调查分析医疗投资的环境,重点查清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待民营医疗机构的政策取向和基本态度。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调查研究,可以初步决定诊所的市场经营定位。
比如于莺的原水岸祐邻诊所,其定位是趣味化、生活化的社区医疗服务,一个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模式。
因为周边社区近九成住户都是外地户籍,老人在北京看病本身就没有医保,三甲医院更摸不着门路,而且很多是空巢老人,他根本就不可能出去看病。
由此提供上门医疗、在线医疗服务。
但是今天很多诊所,无论是在技术还是管理或是服务上都存在很大的弊端和不足之处,诊所的综合素质很难突显,更谈不上有多多大的品牌认知了,这是诊所普遍存在的第一个错,也是诊所不容忽视的短板。
中国卫生事业发展的最大、最基本的国情就是“人口众多”和“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这两个特征。
因此,搞好诊所建设和经营,不只是在基建、设备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在人事和功能上的建设,如果所有的诊所都可以同一种方式同一个面目面对患者,患者怎么能够首先想到你呢?
又凭什么一定要到你这里来治疗呢?
也就是说,市场定位,引发关注要“准”,区隔点明明白白,就是要一针见血,直接道出诊所的优越性,别人没有的服务职能,让他门时刻不忘,当有了病就会首当其冲地想到你的医疗设备、器械、医疗护理、医疗人员、医疗服务,那就成功了!
如今患者就医的免疫力增强,知道什么能治,什么不能治。因此,在服务定位上下功夫就很重要,这包括很多方面,诸如在服务对象、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制造差异。
如细分市场需求,建立顾客信息数据库,开展“一对一”定制营销,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个人服务,包括为他们“量身定做”,通过感情接近法、需要接近法,重复接近法等营销手段提升销售业绩。
因此,诊所必须从现在起,在深化市场化取向方面应该做出变革,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外部市场化,激活客户,以客户为中心经营诊所,为客户创造最好的价值,特别是解决客户的“痛点”;
二是内部市场化,激活员工,以员工为主体经营诊所,建立小团队的经营机制,以最小的经营单元直接面向市场。通过深化市场化改革提高诊所创造用户价值的能力,提高员工自主创造价值的能力。
蓝哥智洋机构在为诊所打造品牌,提供品牌重组和传播服务时,首当其冲解决的问题就是给诊所疏理出清晰的定位,把诊所的综合素质提升,实现诊所品牌和综合素质齐头并进,相得益彰。
如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营的现代运营管理,对诊所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以往的经验型管理模式将被科学化、规范化、个性化、定制化的管理模式取代,尤其是当下需求升级,消费者需要的是从服务的满意感转型为精神层面的满足感,想要吸引别人的目光,就必须拥有自身的文化、创新、体验及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