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
科技投入严重不足,一直是我们长期存在的问题。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到200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1.5%,但是政策执行的结果,截至2004年仍没有达到1.5%的目标。在企业研发投入上,发达国家一般占其销售额的3%,高技术企业则占到5%以上,我国大中型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额比重,现在还达不到1%。2007年研发投入占GDP比值达到1.3%(投入总量2360亿元),是有史以来最好的水平,但仍低于世界平均1.6%和发达国家2%以上的水平。十年来我们累计投入,只是韩国同期的1/2、美国的1/36,研发人员平均经费是韩国的1/7、美国的1/13。我国政府财政研究开发投入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的比重,从1995年的50%,下降到2003年的30%,远低于世界多数国家相应发展阶段政府投入占50%左右的水平,更低于印度、巴西60-70%的水平。在一揽子计划里边,中央下了大决心,要给科技来个大投入。温家宝总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2009年主要任务”这个大问题的开篇,就说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支撑,增强发展后劲。”总理在报告中还提出,今年中央财政科技专项投入1461亿元,增长25.6%,加上地方政府和企业各种研发和技改投资,今年的科技投入要创历史新高。
为什么中央要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来空前地加大科技投入?当然直接的目的是扩大内需。另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拯救企业,从长远来讲这是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们现在全国企业倒闭近十万家,除了需求萎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企业缺乏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它不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投入、研发和应用主体。倒闭就倒闭了,在市场经济的汪洋大海中泡泡都不起一个,对整个产业和技术世界毫无影响,你死了地球照样转,现在中国的多数企业就是这样。我们很多企业由于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要素的支撑,它今天干得很红火,但是明天、后天它就可能从人间蒸发了。去年11月温元凯在清华大学演讲,他说中国要进一步走向拥有核心技术的世界工厂,要成为“头脑工厂”,而不仅仅是目前的“肢体工厂”。而做头脑工厂,就必须有胜人一筹的科技创新。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委员说,看到满大街跑着外国汽车,天上飞着别人的飞机,浑身都感觉不舒服。同志们,目前我国科技发展总体水平,同创新型国家相比差距有多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技术主要依靠引进,是奉行一种“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把引进技术和外资被当作政绩,不愿意在科技创新上面作大投入。造成的结果是,目前我国关键技术的对外依存度高达50%,美国、日本是3%。我国高科技含量的关键部件主要依靠进口,60%以上的装备靠进口,汽车、机床、纺织行业的先进设备70%需要进口,集成电路设备90%靠进口,高端医疗设备95%以上靠进口,光纤设备和电视机、手机、DVD的“心脏”全部是进口。我们在当今现代化国家、创新型国家的所有支柱产业里边,都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可能在所有支柱产业里边,除了电脑,就是汽车与我们在座各位关系最密切。2007年中国汽车产量有507万台,90%是外国技术,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车型。2007年中国汽车销量879万辆,2008年938万辆,中国已经成为汽车消费大国,但是中国人设计不了新车型,在这方面我们比韩国落后许多。韩国原来比我们落后,当中国红旗轿车开动的时候,韩国还不会制造汽车。韩国人造汽车比我们晚,他开始引进美国福特汽车,白天跟美国人学做生产线,晚上就学会自己掌握、同时创新。韩国人买1元钱的技术,花5到10元来消化吸收,韩国人学会了自己设计,而且比原来引进的美国技术还要先进,虽然引进美国的,也卖到了美国。现在韩国汽车开到全世界,我们也买韩国汽车。韩国引进其他技术也是如此,如引进核电出口核电、引进钢铁出口钢铁、引进彩电出口彩电、引进电脑出口电脑、引进手机出口手机,全是创新的技术产品。我讲课用的这台笔记本电脑也是韩国的,韩国三星。这个韩国人,他总是力争把引进的每一项关键技术,变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再卖出去,所以韩国成了世界排名前三强的创新型国家。韩国的文化产业也是这样,先引进,然后创新出口,连中国的端午节都被它打造包装、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韩剧风靡中国大陆,卖价仅次于美国文化产品。在韩国没有市场的歌星、影星,只要来中国一唱、一演,立即引来全国性的追星族。赚钱的竞技体育也是这样,中国一米八、九的足球运动员,和韩国矮个子球星一起上场,就有恐韩症,中国足球已经有三十年没有胜过韩国,现在“恐韩症”成了好几种网络百科全书的专有名词。
去年底我写了一篇文章叫《中国人的“气”“跟”精神》,说我们中国人委屈时间太长,因此有“气”;有“气”怎么办?如何出“气”?那就是“跟”——别人造原子弹氢弹,我们也造原子弹氢弹;别人造卫星,我们也造卫星,然后就为“两弹一星”欢呼;别人造飞船,我们也造飞船,造成了就举国祝贺;别人开奥运会,我们也开奥运会,开成了就呼天喊地全民庆祝。政府工作报告说,成功举办奥运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我们的百年梦想就是一个“跟”,而且还亏本。我们开个亚运会、奥运会,全国人民勒紧裤腰带,使尽吃奶之力,闹翻天、搞吼阵了。但你搞的不是创新、不是力量展示,而是实力不足、力量不够、缺乏创新的表现。现代中国人害怕创造世界上没有的东西,害怕那个世上没有的东西得不到承认,因此唯有“跟”上已经存在而备受赞扬的东西,才会感觉出了一口“气”,成了真英雄。由于有这种“跟”的思想,我们总是把自己定位在别人屁股后面,就像小孩赌“气”似的,一定要做个样子给别人看,什么事情别人做了,我们也要做、也能做,然后就热泪盈眶举国欢呼。
同志们,我们现在跟当年的韩国人相反,我们总是创新不了新技术,总在学习,总在“跟”,我们引进技术后不去消化、创造,而是拿牺牲资源、环境、劳动赚的辛苦钱来继续引进。在现代化国家、创新型国家所有支柱产业里边,我们就当学习者、引进者和组装工人,例如引进电脑386,也不去创造486,而是再引进486、再引进586、再引进奔腾,如此一代一代引下去,永远没有创新。为什么?一个原因是我们缺乏一种胸怀天下的创新精神,总有一种小家子“气”,然后在这个“气”的支使下“跟”。越“跟”越被动,越“跟”越受制于人,于是就更加使“气”,更加高呼“口号”,更加紧地“跟”,“跟”上了就很爽、很过瘾。更重要的原因是投入严重不足,例如韩国人买1元钱技术,花5到10元来消化吸收,而我们只花不到1毛钱,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严重脱节。我们绝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发中心,韩国企业基本上都有研发中心。目前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开展科技活动的仅占25%,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有0.56%,大中型企业仅为0.71%,全国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我们引进技术引了这么多年,极少有先进的,多是人家淘汰的。中国现在有两亿人给外国企业打工,挣的工资只是韩国劳工工资的1/10、欧盟的1/20、日本的1/23、美国的1/25,这种牺牲劳动的状况,就是“跟”的结果,缺乏创新的结果。
说到底,一个缺乏创新的企业,它经不起金融危机的考验。所以我们现在要空前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来拯救我们的企业。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是科技重大专项。选择一些带动力强、影响面大、见效快的项目抓紧开展工作,争取尽快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带动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支撑产业振兴和经济长远发展。”
第四,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乡就业,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这个计划是个千头万绪的工作,关系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加快落实和完善促进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措施,争取用三年时间,解决750万户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和240万户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今年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493亿元,加大对廉租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的投资支持力度,适当提高中西部地区补助标准,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实施少数民族地区游牧民定居工程。今年要抓紧全面实施地震灾区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中央财政今年再安排1300亿元作为灾后重建资金。
现在大家十分关心、也是涉及民生关系最大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央政府计划在三年内要投入8500亿元,这个事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虽然属于一揽子计划的第四个方面,但投入不包括在4万亿元的计划之内。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医疗是重要的方面。另外政府的社会保障投入还有教育、社保等其它方面,都在逐步落实。
中央政府一揽子计划的正式实施是在今年人代会批准前后,时间并不长。例如4万亿投资,其中政府财政、中央财政投资1.18万亿,今年将会投资5900亿。到现在只下了两批,第一批是在去年12月以前,下达了1000亿。第二批是今年1、2月份,下达了1300亿。就是说我们列入预算的、最佳的、刺激经济的投资,还没有完全下达。
扩大内需是当前中国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目标,也是经济形势的一个晴雨表。从这个晴雨表来看,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形势比预料要好,固定资产投资和消费都比去年和今年一、二月份稳定增长。虽然进出口同比下降,但是一、二、三月份逐月是提高的,从环比来看,三月份比一、二月份增长23.8%,表明经济在一些行业和企业开始回暖。销售经理指数和企业家指数,这两个指数都表明中国经济在相当一些领域开始企稳回升。比如销售经理指数,去年11、12月份只有43%,今年1、2月份达到48%,提高5个百分点;3月份52%,又提高了4个百分点。经济活跃程度和回暖主要表现在股市、楼市、房市方面,交易量扩大。今年一季度的GDP同比增长6.1%,CPI同比降0.6%。
从工业环比来看,今年1-3月份也是逐步回升的。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了3.8%,3月份同比增长8.3%,因此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长超过5%。
由于内需确实上来了,因而能够弥补外需的一部分不足,中央刺激内需的方针政策是及时、果断和正确的,而且初步显现了效果,整个经济出现了一些积极的表现。
世界经济危机还在持续蔓延加深,危机没有见底,因此我们还不能说中国经济已经摆脱危机,再说如果我们能够一家摆脱危机,而世界没有摆脱危机,我们的前景也还不是一片光明,因为我们还面临着威胁。我们现在只能尽最大的努力,把危机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