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分配的原則反映著企業的思想


         一個企業的收入分配的問題既代表著一個企業的性質,又代表著一個企業的文明程度。我們常識中的“按勞分配”和“按需分配”的概念事實上將是很難做到的。在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中,至少還存在以下幾種分配現象:

1、按蠻力分配:這其中的合理性在於,力氣的大小不僅決定著獲取生活資料的貢獻的大小,也直接影響或決定著分配過程本身。

2、按智慧分配:從古至今,智慧總是高於體力。社會越是發展,智慧的作用越是明顯。智慧本身不僅決定著生活資料的獲取,而且決定著分配過程本身。

3、按權力分配:當社會政治製造出了嚴格的等級之後,權力便介入並左右了財富分配。有權的人直接決定著分配本身。這種分配僅僅以維持穩定為原則底線,以不至於徹底“崩盤”為限。

4、按資本分配:當貨幣轉化為資本,作為生產要素之一的資本便介入了分配。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生產複雜程度的提高,人們需要交換的物質生產資料越多。資本的作用也越加明顯。當資本作為一種生產要素進入流通,當資本市場形成之後,資本的做多與做空、貶值與升值則盡情展現出在分配過程中的強勢地位。

5、按生產要素分配:就構成與實現社會生產的完整過程而言,這種分配原則和分配形式是合理的。然而,各種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的地位與作用在不同的背景下,總存在著圍繞利益分配所進行的博弈。

6、按道德和良心分配:這種分配體現著對於弱勢人群的悲憫與同情。看似建立在一種虛幻的道德之上,其實普遍存在於人類歷史的全部進程之中。即體現著人類善良的天性,同時又出於自身心靈慰藉的需要,並且還帶有一種信仰意義上的畏懼情感。

這些分配原則與形式,既體現在初次分配中,也延伸至二次分配和n次分配上。

上述分配原則和分配形式往往不是單一存在,而往往混雜在一起,譬如權力和資本結合在一起,智慧與道德結合在一起,資本與權力結合在一起。

總之,對於一個企業來講,財富分配的原則也反映著企業的思想,也決定著企業的命運。

202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