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又明瞭你前路的方向為何而啟程


         世界最初的一杯土,揉出了地上最後的一個人,

最初播下的種子,預示了最後的豐收:

正如創世的第一個黎明,

已寫下了末日黃昏的命運。

昨日已備下今日之瘋狂,

明日之靜默、歡呼或絕望。

痛飲吧!誰又明瞭你來時的光景為何而歇息?

痛飲吧!誰又明瞭你前路的方向為何而啟程?

                               ———奧馬爾·海亞姆

心理學的決定論斷定,我們的每一個想法和感受,我們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由過去的事件決定的。

決定論的目的就是描述、理解、預測,以及小心謹慎地控制我們自己和這個世界——在理想狀況下,讓世界變得更好。具體來講,兩個主要的心理學流派精神分析法和行為主義都強調了過去在決定我們生活進程中的重要作用。

弗洛伊德用“本我”來描述人格中深層、黑暗、古老、不成熟以及本能的部份,而“本我”是沒有時間概念的。

“本我”與“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感受和行動。“本我”是由我們原始的本能的過去,以及“快樂原則”所主導的,而“自我”則是以實用為原則,由當下的社會限制所主導。

“本我”和“自我“之上是“超我”,它包含了由父母、宗教和文化灌輸的道德原則。“超我”是在幼年形成的,它包含了許多隱含的“如果這樣則必須那樣”的原則。

弗洛伊德被稱為“靈魂考古學家”。他認為,病者的想法大多不光彩,事實上,大部分內容都是人性中醜陋的東西,但在弗洛伊德看來,無論這些想法多麼醜陋,這些想法和概念,決定了患者的的當下。只要我們能夠讓他們重新體驗並重新理解他們的過去,就能緩解他們情緒上的紊亂和精神疾病,把悲慘的過去轉化成尋常的,可接受的不快,以及更為健康的行事方式。

在弗洛伊德看來,心理治療包括對過去的誠實探索和重新釋義。這一過程不會改變過去發生的事情,但會改變一個人對過去經歷的態度。

2022年3月1日